讚佛偈 (謝宛儒醫師主唱)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我們兩句、兩句來講。第一句是讚歎阿彌陀佛的身相,真金紫磨色身,身好。讚佛就是讚自己,因為我們每個念佛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相好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極樂世界是真正平等世界,諸位在四十八願裡面能看到。阿彌陀佛發這個大願,他國土裡面的眾生,如果不是跟他一樣,他就誓不成佛。他現在成佛已經十劫,可見得他的願,願願都圓滿、都落實了。因此我們一絲毫疑惑都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身體、相好一定跟佛相同。所以,看佛的相好,就是我們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相好。讀了這些讚頌,怎麼能不動心?動心是發願,應當往生,應當生彼國土。
第二句『相好光明無等倫』。不是像我們這個世間常常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在經上也常說,這個身叫「劣應身」。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現在說我們地球上的人,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世間貴相,富貴之相、福德之相,真正到究竟圓滿了,佛就做這樣的示現。真正的相好,我們這個世間人想像不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報身如來,身有無量相,不是三十二相;相有無量好,不止八十種好,相跟好都是無量無盡的。
「相好」是自己修行圓滿的果報。「光明」,我們可以說是接引眾生、教化眾生的果報,因圓果滿。「無等倫」是沒有能夠跟他相等,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哪些人?一切菩薩,菩薩以下就不要說了。法身菩薩、地上菩薩、等覺大士都不能跟佛相比,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不可思議。下面兩句是略舉兩種相好,讓我們從相好裡面體會到不可思議。
【白毫宛轉五須彌。】
『白毫』是佛眉間有兩根毫毛。佛跟我們說的,這個毫相是八楞,中間是空的,是透明的。這兩根白毫很長,盤旋在一起,在佛的眉頂上好像一個珠子一樣。它不是珠子,是兩根白毫盤旋在一起。這是屬於三十二相之一,但是我們世間三十二相不能跟它比。這兩根白毫盤得多大?五座須彌山。那麼你就想想佛的相多大!須彌山是娑婆世界最高的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地球叫南贍部洲,是須彌山周邊的一個小星球。須彌山不在我們地球上,有很多人認為須彌山是喜馬拉雅山,這是我們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喜馬拉雅山,要是這個白毫有五座喜馬拉雅山那麼樣的大,也不得了了。那釋迦牟尼佛的頭至少也有地球這麼大,你說他那個身相有多大?不可思議!我們沒辦法想像。
須彌山不在我們地球上,日月是圍繞須彌山轉的,我們今天曉得太陽、月亮不是繞喜馬拉雅山轉。繞什麼?繞銀河系,現在科學家說得很清楚。由此可知,黃念祖老居士講,一個銀河系實際上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須彌山在哪裡?須彌山在銀河系的當中。那有多大?說老實話,比我們太陽系要大出很多倍,佛的白毫相就這麼大。我們想想佛的頭部,這個頭有多大?至少是一個銀河系那麼大。那他的身相,你怎麼樣想都想不到。
【紺目澄清四大海。】
這是舉佛的眼睛。佛的眼睛多大?像海洋一樣,那麼大。這是從比喻上說,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的身相偉大不可思議,然後你再去想想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大。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這麼高大,那個世界上的人沒有法子計算。世尊在經典上跟我們介紹,只舉出一類,阿羅漢,沒有法子計算,只能夠說「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無量無邊個阿僧祇,「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菩薩眾之外還有人天眾,凡聖同居土裡頭,從十方世界來往生的不知道有多少。那麼這個世界有多大?不可思議。
我們這個地球要放到西方極樂世界,看不見了。地球都看不見了,何況我們地球上的人?大概變成微生物,恐怕在高倍顯微鏡裡面都看不到,人太渺小了。可是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提示我們,心性之中沒有大小,小中可以現大,大中可以現小,這是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上所說的,沒大小。所以微塵裡面有世界,普賢菩薩常常進去。微塵裡面的世界不小,那個感官跟我們這個大宇宙一樣,沒有兩樣;微塵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
一個微塵是不是一個世界?不止。無量無邊世界在一微塵裡頭,這不可思議。為什麼?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頭還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世尊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世界是重重無盡的,可以說是無盡的重疊,沒有大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佛經上常常說,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裡頭沒有理由的,本來就是這樣的,法性就是這樣的。諸佛菩薩教導我們,教導我們目的不是別的,教導我們明心見性,契入這個境界,這是大圓滿。所以這八句偈我們常常念,這裡面的境界真正不可思議。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這兩句是講光明。前面兩句是講相好,白毫、紺目都是講相好,舉一個例子來說。光明也舉個例子,『光中化佛無數億』。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佛。如果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會懷疑,佛那麼多,你為什麼只親近阿彌陀佛,不親近別的佛?那麼多佛的名號,為什麼偏偏念阿彌陀佛,不念別的佛?這個疑問你就沒有了。為什麼?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為什麼不念釋迦牟尼佛,去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其餘的諸佛?其餘一切諸佛都教我們念阿彌陀佛,那我們就順從;順從就是孝順,順從就是尊師。
遵從老師的教誨一定有好處。什麼樣的好處?現在可以不必問,到極樂世界去之後,你就完全明白了。正如同《法華經》上三車比喻一樣,那是比喻什麼?逗機。《法華經》把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比喻作火宅,佛好像是個大長者,這裡面所有一切眾生是他的兒女。房子起火了,小孩不懂事還在那邊玩耍,叫他出去他又不肯出去。於是乎這個做父親的人知道這些小孩的愛好、他的喜歡:我在門口放了很多玩具,有羊車、有鹿車、有馬車,出門,你們喜歡玩什麼就玩什麼。這些小孩聽到,一窩蜂都出去了。出去之後,沒有羊車,也沒有鹿車,只有馬車,馬車叫大白牛車(大白牛車是馬車),比喻作大乘。出了火宅之後統統給你大乘,平等待遇,這才真正生大歡喜心,給你最好的。
所以,阿彌陀佛佛光當中,白毫放光,「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變化這個幹什麼?到十方世界普度眾生。這些佛、這些菩薩在十方世界,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像大家常常念《普門品》,《普門品》裡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就現菩薩身;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就現聲聞身;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現宰官身;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現童男童女身。他什麼身相都現。在哪裡?就在我們社會上。
我們從早到晚接觸到許多人,說不定裡面就有佛菩薩示現在其中。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他也不說出他的身分,我們怎麼知道?實際上,阿彌陀佛變化的,就是阿彌陀佛,不是別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好像有幾個身分暴露了。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我們想大概也是光中化佛,光中化的菩薩。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的,祖師這種身分出現的。聽說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另外就是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化身的。這是幾個暴露身分的,沒有暴露身分的那不曉得有多少。
因此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禮敬諸佛,這有道理。你瞧不起的那個人,說不定那個人是佛菩薩化身來的,你要知道了他的身分,不覺得非常遺憾嗎?你看我當面見到佛,錯過了,我還沒瞧得起他。所以我們的心要生平等心、恭敬心,禮敬諸佛。何況這一切眾生裡頭,確確實實有很多很多佛菩薩化身。
【四十八願度眾生。】
這是講的願心。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眾生。古大德當中,有人專門提倡本願念佛。古人的提倡沒錯,現在人誤會了,以為本願就是第十八願,這個他不知道。中峰禪師說得很清楚,我們在後面開示會讀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一願,就是一個本願。每一願裡面必定包括其他的四十七願,缺少一願,他這一願就不圓滿,就有欠缺。願願都互相融攝,任何一願都是圓圓滿滿具足四十八願,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本願念佛是完全遵守四十八願,不是在四十八願裡面選一願,不是的。如果只選一願,其他四十七願都沒有了,這一願不能成立。這個道理一定要清楚,千萬不能誤會,你要是誤會了,你這一生就白修了,不能往生。
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詳細觀察現代人的根機,我們重新將早晚課讀誦的這些經文儀規,稍稍加了一點修改,為什麼?適合於現代人。早晚課是從前古大德所編的,適合於那個時代的人。現代的社會,現代人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跟從前人不一樣,所以朝暮二課裡面誦經的課文,不能不加以修訂。所以我們早課讀誦的經文,不讀楞嚴咒,楞嚴咒、十小咒都不念了。你要問為什麼?我們前面剛剛講過,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洪名,它的功德利益超過往生咒,超過一切神咒,超過一切大乘諸功德法。在這個時期,業障、煩惱、災難這麼嚴重,用其他的方法不能救,只有六字洪名能救。這個話不是我說的,蓮池大師說過,蕅益大師說過,更早慈雲灌頂法師說過(他是乾隆時間的人)。我在《觀無量壽經直指》(他的註解名叫《直指》,《觀經直指》),我在裡頭讀過,他是講消業障。這個世間最嚴重的業障,所有的經咒懺法統統都不能夠消,最後還有一個方法,持名念佛能消業障。那就說明持名念佛的功德是無比的超勝,沒有一個法門能夠相比,真的是「無等倫」。
這個『四十八願度眾生』就是信願持名,願就是四十八願,這是淨宗的核心,淨宗法門都依四十八願。諸位細心去觀察,一部《無量壽經》講的是什麼?從頭到尾就是講四十八願。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麼?就是講的《大乘無量壽經》。由此可知,《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之註解、講解,《華嚴經》是四十八願詳細的講解,不可思議。我們要相信四十八願,願願沒有疑惑,信受奉行,把彌陀四十八願變成我們自己的本願,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怎麼不能往生!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後面一句是講果德:
【九品咸令登彼岸。】
為什麼有九品?你學習的功夫、成績有差異,功夫高的人品位就高,功夫次一等的人品位就差一點,就是這個道理。早年,我想有不少同學都還能夠記得,在美國有一位上師向大家說帶業不能往生,消業才能往生。帶業往生,他們發動一些同學們查《大藏經》,查不到「帶業往生」這句話,所以肯定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這個事情震撼了全世界念佛的同修們,許多人懷疑,這怎麼辦?帶業不能往生,那我們沒有指望了。連很多老修行都受到了干擾。
正在那個時候,我從台灣到洛杉磯。下飛機之後,周宣德老居士,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居士,他跟我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老朋友、老同參,他也是個念佛的人。他在機場接我,我們從機場到市區,大概行車有一個多小時,在車上他就問我:法師,現在有人講帶業不能往生,這怎麼辦?我聽了這個話就笑笑,我說不能往生就算了。他聽了我這個話他很訝異,呆在那個地方說不出話來。
然後我就跟他解釋,我說帶業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去幹什麼!我這個話他還沒有聽懂,我看這個樣子,再進一步,我說觀音、勢至是等覺菩薩,對不對?他說對,這個他知道。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個算不算帶業?我這一說他懂了,他就笑起來了。等覺菩薩還帶業,只有如來不帶業,他才明白了。如果不帶業的話,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除諸佛如來哪個不帶業?只是帶得多少不一樣;帶得少的品位高,帶得多的品位低。
我說《大藏經》上查不到帶業往生,我就問他西方世界有沒有講四土?這個有。有沒有講九品?這個有。如果不帶業的話,哪來的四土九品?四土九品不是明明告訴你,都是帶業,帶得少的品位高,帶得多的品位低,這他完全明白了。我說老實念佛,別聽那些謠言。又何況釋迦牟尼佛四依法裡面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佛沒有說這個話,意思有。他講三輩九品,這個意思就有,這個帶業往生的意思就有。我們依義不依語,這個疑問不就解決了嗎?
『九品咸令登彼岸』,四土都有九品。我們今天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帶的業是最多,凡聖同居土。一般講業習煩惱,我們往生帶的是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統統帶去。小乘阿羅漢、權教菩薩,見思煩惱斷了,他還是帶業,他帶的是無明煩惱、塵沙煩惱,這是四聖法界的。就是到一真法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實報莊嚴土了,帶不帶業?還帶,帶什麼?帶無明煩惱,四十一品無明。所以在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斷一品無明,你的品位增高一品。四十一品無明斷盡,證妙覺位,這是圓教佛果;證妙覺位,就不帶業了。所以等覺還帶一品生相無明,怎麼能說不帶業?
「九品咸令登彼岸」,「咸」就是普度。真的他是從地獄眾生到等覺菩薩平等普度,這一句裡頭是這個意思。九品咸令登彼岸,上至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普度,法門廣大,不可思議。這個八句把阿彌陀佛修行證果、普度眾生讚歎到極處。我們不能不佩服祖師大德八句偈做得好!一直到今天沒有人敢改動它,也沒有人能另外做一首偈能跟它相比,做得太好了。下面這是念佛佛號: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淨空老和尚開示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第四十二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