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他講的藥,頭一條講「體弱性柔是一藥」,這個不是太上老君叫我們身體要衰弱,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弱是對於面對著強,我們表現得太剛強這個不好,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和諧,性情要柔軟。實在講佛法裡面,你看《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三條講「柔和質直」,體弱就是質直的意思,待人接物要柔和,質直就是真誠,對人要有誠意。不能夠用強勢的態度對人,要用柔弱這樣的態度,別人歡喜。
現在的話說,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姿勢都應該低一點,弱勢是這個意思。不能用剛強,言語忌諱用命令式的,這人家聽了很刺耳;縱然是自己的下屬,你能謙虛,別人會把事情辦得更好。最忌諱的是大聲叫喚,不好,別人表面上服從你,心不服;你要能叫人心裡服你,所謂心服口服那就成功!
「行寬心和是一藥」,實在講這些藥對我們來說,修身有利益,修身養性,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業順利,這些藥統統能幫助你,社會的和諧、世界和平,它真好。行要寬,寬厚,行是行為,叫寬宏大量,心要和諧,這講和平。平等它才有和,平是因,和是果,待人不平,這個和是決定做不到。
「動靜有禮是一藥」,禮非常重要,有禮,別人尊敬你、別人敬愛你,真正得利益、得好處是自己。
「起居有度是一藥」,生活有規律這是藥,這健康長壽之道。
「近德遠色是一藥」,親近有德行的人,遠色,男子對女子要遠一點,女子對男子也都要遠一點,這是藥。
「除去欲心是一藥」,這個欲是欲望,欲望人都有,沒有欲望你就不會到人間來了。人間這一界,在佛法叫欲界,所以他沒有欲不會到欲界來,他到色界去了、到無色界去了。欲怎麼辦?愈淡愈好。人最重要的欲望是生活,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表演,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的把欲望減到最低的限度,守在這裡他就不動,一生不改變。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圓寂在樹林裡面,不是在房子裡頭,與大自然為伍、為伴侶。
「推分引義是一藥」,這個好,特別是對財物,在分財物的時候能夠退讓,不要去爭。
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老人過世了,子女多,兄弟姊妹分家常常鬧到法庭,這個不義,怎麼對得起老人?老人要是看到這個現象,怎麼不傷心?古人從小受過好的教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他們在分家的時候個個謙讓,都希望別人多一點,自己少得一點;雖然分家,他的親情永遠團結在一起,這個好!所以古人分家不貪財,怎樣將自己同胞兄弟姊妹都照顧好,能力強的,財務少分一點,他有工作能力;能力弱的,希望多分一點給他。他有道義、有愛心,彼此互相照顧,這是對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124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