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兩句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這個意思。長時間的薰修,不斷的薰修,才起得了作用。為什麼?心清淨的,清淨心就是佛心,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樣,佛的語言你怎麼會不懂?當然懂得,這就是我們俗話講的開悟!定,定到一個相當程度就開悟了。 淨空法師法語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辦法】 「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這是真話,但是很少人能懂。現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超情離見這四個字是上上乘佛法,是一佛乘,不是大乘,比大乘高。它本來就是,不管你懂不懂,你不懂肯念,行,他能成就!所以不需談玄說妙,玄妙是大乘經論。只要守得穩,信得及,「只貴信得及,守得穩」,你真相信,你真願意往生,這一句佛號你真能夠守得住,念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這蕅益大師教人,有空閒的人,一天十萬聲,或五萬聲,或三萬聲。 我早年,那時候大概四十多歲,住在台北,每個月到鳳山去講五天經。煮雲老法師邀請我,每個月去鳳山去住五天。鳳山那邊有個老居士,是個將軍,退休了,大概那個時候八十歲,身體很不錯,聽我講經。告訴我,他是老佛教徒,學過禪、學過密,也修淨土,念佛。告訴我,現在老了,禪跟密都用不上力,現在老實念佛。我說你怎麼個念法?他每天三萬聲,住在鄉下,在鄉下田裡面走路,走三萬步,他一步一聲阿彌陀佛。那也是很好的運動,他身體很好,每天走三萬步,念三萬聲佛,他這個念法,很難得。這個人應該早就往生了,差不多四十多年,四、五十年的樣子。要以決定不缺為準,這個要計數,要從這裡下手,這是最笨拙的一個方法,但是它是最有效的方法。「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個人這樣修,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真叫萬修萬人去。如果照這樣去修行,信得及,守得穩,一天十萬、或是五萬、或是三萬,決定不缺,一生不變,他決定往生。他要不往生,那佛就打妄語了,這蕅益大師說的。 又說「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你要想念到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就像前面所說的,晝夜十萬聲,或五萬、或三萬,你定課,一定用念珠。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顆,一般人念佛的時候,差不多念三聲佛號撥一個珠子,他一串珠子就是三百聲佛號,用數珠來念佛。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方法很多,不要聽到這個想學這個,聽到那個想學那個,把你心搞亂掉了。你平常用什麼方法,這個方法得力,就一直用下去,重要的,前面講決定在心、在緣、在決定。我們用的心是真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真放下,要用這個真心;緣,我們的緣非常殊勝,緣有了;那決定,我們要決定我們自己修行的方法。不必人家說什麼我們就跟他說,不需要,總是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那是很好的方法,就是把心裡頭的雜念放下,把阿彌陀佛請到心中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好事、壞事清清楚楚,那是智慧,不放在心上是功夫,更不放在口上,對於什麼都不批評,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原則好! 蕅益大師這是教人,從初下手念到純熟,「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都可以,記不記數就無所謂了,為什麼?已經到功夫純熟,這個純熟就是成片。功夫成片的人就能自在往生,他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想早一點走,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迎接他,佛真來,這是真不容易。如果你還有事情要辦,我再多住幾年也行,叫生死自在,想去就去,想留就留。留決定不是為自己,是為正法、是為眾生,還有這個法緣,還有些事情必須要我去做,別人代替不了;別人能代替的,我就不留了,就可以走了。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依舊搞六道輪迴,都犯這個毛病,你看這些毛病古大德統統都說出來了。人決定要老實,老實人才會成就,這些都不老實;不老實,說老實話對於教理沒有通達,涉入不深。信心,雖然有信心,信心裡面有懷疑,或者信心裡頭有妄想,不純,信不純。 行不得力,行不得力自己應該知道,為什麼?妄念太多,就是不得力。功夫得力自己很清楚,妄念少了,功夫就得力,妄念少,智慧就開了。也就是不迷惑、不糊塗,處事待人接物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總而言之,萬緣放下是真正的關鍵,為什麼妄念那麼多?沒放下。該放下的要放下,不該放下的還是要放下,決定不能障礙念佛,只有念佛的功夫相續不間斷,才真正有力量。日常生活當中決定不跟人結惡緣,這個要記住,他做再不好的事情,要能夠原諒他。想到阿彌陀佛都原諒,我們為什麼不能原諒?經上講得很清楚,「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怪他,他很可憐,沒有受到聖賢教育,對於世出世間事情他不知道。每個做壞事情的人都以為他自己是對的,他要以為是錯誤的他就不會做了。所以這個可以原諒,就是別放在心上,不要耽誤我們自己事情,我們自己就是往生淨土,這是大事。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五七集) 2012/6/1 淨空法師主講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辦法】
「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這是真話,但是很少人能懂。現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超情離見這四個字是上上乘佛法,是一佛乘,不是大乘,比大乘高。它本來就是,不管你懂不懂,你不懂肯念,行,他能成就!所以不需談玄說妙,玄妙是大乘經論。只要守得穩,信得及,「只貴信得及,守得穩」,你真相信,你真願意往生,這一句佛號你真能夠守得住,念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這蕅益大師教人,有空閒的人,一天十萬聲,或五萬聲,或三萬聲。
我早年,那時候大概四十多歲,住在台北,每個月到鳳山去講五天經。煮雲老法師邀請我,每個月去鳳山去住五天。鳳山那邊有個老居士,是個將軍,退休了,大概那個時候八十歲,身體很不錯,聽我講經。告訴我,他是老佛教徒,學過禪、學過密,也修淨土,念佛。告訴我,現在老了,禪跟密都用不上力,現在老實念佛。我說你怎麼個念法?他每天三萬聲,住在鄉下,在鄉下田裡面走路,走三萬步,他一步一聲阿彌陀佛。那也是很好的運動,他身體很好,每天走三萬步,念三萬聲佛,他這個念法,很難得。這個人應該早就往生了,差不多四十多年,四、五十年的樣子。要以決定不缺為準,這個要計數,要從這裡下手,這是最笨拙的一個方法,但是它是最有效的方法。「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個人這樣修,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真叫萬修萬人去。如果照這樣去修行,信得及,守得穩,一天十萬、或是五萬、或是三萬,決定不缺,一生不變,他決定往生。他要不往生,那佛就打妄語了,這蕅益大師說的。
又說「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你要想念到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就像前面所說的,晝夜十萬聲,或五萬、或三萬,你定課,一定用念珠。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顆,一般人念佛的時候,差不多念三聲佛號撥一個珠子,他一串珠子就是三百聲佛號,用數珠來念佛。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方法很多,不要聽到這個想學這個,聽到那個想學那個,把你心搞亂掉了。你平常用什麼方法,這個方法得力,就一直用下去,重要的,前面講決定在心、在緣、在決定。我們用的心是真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真放下,要用這個真心;緣,我們的緣非常殊勝,緣有了;那決定,我們要決定我們自己修行的方法。不必人家說什麼我們就跟他說,不需要,總是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那是很好的方法,就是把心裡頭的雜念放下,把阿彌陀佛請到心中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好事、壞事清清楚楚,那是智慧,不放在心上是功夫,更不放在口上,對於什麼都不批評,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原則好!
蕅益大師這是教人,從初下手念到純熟,「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都可以,記不記數就無所謂了,為什麼?已經到功夫純熟,這個純熟就是成片。功夫成片的人就能自在往生,他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想早一點走,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迎接他,佛真來,這是真不容易。如果你還有事情要辦,我再多住幾年也行,叫生死自在,想去就去,想留就留。留決定不是為自己,是為正法、是為眾生,還有這個法緣,還有些事情必須要我去做,別人代替不了;別人能代替的,我就不留了,就可以走了。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依舊搞六道輪迴,都犯這個毛病,你看這些毛病古大德統統都說出來了。人決定要老實,老實人才會成就,這些都不老實;不老實,說老實話對於教理沒有通達,涉入不深。信心,雖然有信心,信心裡面有懷疑,或者信心裡頭有妄想,不純,信不純。
行不得力,行不得力自己應該知道,為什麼?妄念太多,就是不得力。功夫得力自己很清楚,妄念少了,功夫就得力,妄念少,智慧就開了。也就是不迷惑、不糊塗,處事待人接物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總而言之,萬緣放下是真正的關鍵,為什麼妄念那麼多?沒放下。該放下的要放下,不該放下的還是要放下,決定不能障礙念佛,只有念佛的功夫相續不間斷,才真正有力量。日常生活當中決定不跟人結惡緣,這個要記住,他做再不好的事情,要能夠原諒他。想到阿彌陀佛都原諒,我們為什麼不能原諒?經上講得很清楚,「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怪他,他很可憐,沒有受到聖賢教育,對於世出世間事情他不知道。每個做壞事情的人都以為他自己是對的,他要以為是錯誤的他就不會做了。所以這個可以原諒,就是別放在心上,不要耽誤我們自己事情,我們自己就是往生淨土,這是大事。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五七集) 2012/6/1 淨空法師主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