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佛菩薩的加持都在我們身邊


 


三學就是戒定慧,非常難得,眾生要認真修三學,佛菩薩就知道他善根漸漸成熟了。如果得到善緣,殊勝的善緣,善緣佛菩薩一定幫助他。幫助的方式沒有一定,就是加持,有顯加、有冥加,善巧方便不可思議。


 


我過去在美國,有個台灣同修,他住在台灣,他有兄弟在美國,母親在美國。病危的時候,他要到美國去看他母親,照顧他媽媽,人心地很誠懇、孝順。在一般講,他說他的簽證很麻煩,不可能被通過。但是在大使館辦簽證的時候,隔壁一個窗口,裡面一個移民官招手叫他過來,很快就把手續辦好,給他五年多次往返,他覺得不可思議。第二天他陪一個朋友也去到美國大使館辦簽證,看到那個人坐在那個地方,好像陌生,根本不認識,好像一點印象都沒有。他說很奇怪,昨天那麼親切,有說有笑來替他辦手續,今天怎麼板起面孔不認識了?他說是不是佛菩薩加持的?確有這樁事情。而且我們稍微留意,這些加持都在我們身邊,稍稍留意都能夠發覺。


 


所以佛菩薩加持修學戒定慧三學的,而稱揚讚歎,稱揚讚歎是鼓勵有善根還沒有緣發起的,要接觸這個緣,他善根就發現,沒有善根的,給他種善根。所以這種鼓勵讚揚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鼓勵讚揚常常也是佛菩薩冥冥當中來加持。


 


自己對這個人好像並不很熟悉,也不熱心的往來,可是就喜歡讚揚,這個都有佛加持。做壞事情、做殺盜淫,也有人讚揚,現在恐怕比讚揚修三學的人更多,那是誰讚揚?魔在讚揚,魔王波旬在讚揚,我們要知道。佛是護持正法,魔是希望把正法毀壞,都有很大的能量,神通變化。所以,我們要遵守普賢願王的原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看到別人行善,與性德相應的要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提,隱惡揚善。一生能夠遵守,必定有不思議的感應。


 


我自己這個一生,說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為什麼?在這個社會,沒有學歷,沒有經歷,也沒有真正去念過書,看的東西很雜,遇到的緣非常殊勝。這是什麼原因?在邁阿密的時候,是美國人,通靈的,我們那個翻譯曾憲煒居士問過他們,他們通靈,他說你們看看法師。他說法師是平常人,很平常,什麼也沒有,但是他那一點真誠很可貴,就是這一點真誠心的感應。這一點真誠心是從小父母教的,家教,所以從小養成,到大的時候就習慣成自然,沒有丟掉,一生都沒有丟掉。學佛之後明白了,起心動念要為別人,不要為自己,名聞利養奉獻給別人,艱難辛苦自己來承受,歡歡喜喜。學佛之後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名聞利養有害沒有利,真正是所謂「有百害而無一利」。章嘉大師教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名聞利養是形式。自己真幹,在經教裡頭學到的東西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真幹。你把它真做到,樂在其中,這個樂是自己心行與性德相應,煩惱輕,智慧長,這樂在此地。


 


這個世間緣分需要你,一切自然成就。我們移民到澳洲,緣很好,那也是過去在澳洲講經十年的緣分。早年我在香港講經,遇到澳洲的同學,邀我到那邊去,以後每年在澳洲講一個月,每年去一次,講了十年。這是沒有想移民之前,跟澳洲人結的緣。緣成熟了,沒想到這部長歡迎我去。在澳洲又遇到殊勝的緣分,參與兩個學校的工作,格里菲斯大學是宗教團結、族群團結,昆士蘭大學是和平學院。它們研究的主題,就是如何幫助這個世界消弭衝突、促進和平。我們也是偶然的機緣去訪問,所謂一次生二次熟,這三次就變成朋友了。又碰到九一一這個事件,這都是緣。九一一昆士蘭和平學院認真在做反省,認為過去這些方法有質疑,消弭衝突,結果衝突變成了恐怖戰爭,這很可怕。所以才重新反省,我們要用真正和平的手段,才來找我,這個想法正確的。我問他們,你們原先的對策是什麼?原先的對策是報復、是鎮壓,用這種方法。現在發現報復、鎮壓,愈鎮愈嚴重,愈報,這是冤冤相報,愈報真就沒完沒了。所以現在想過去的方法有問題,要用真正和平的方法,不再用武力,不用鎮壓、不用報復。


 


我們有這麼個緣分,接受學校的邀請,我們不要這些學位東西,學校一定要送。告訴我,聯合國邀請是邀請教授,有博士學位的,他說學校一定要給你,你代表學校。這樣才接受的。有這麼個緣,我們的眼界大開,在國際和平會議上我們知道了很多東西,以前都不知道的,有緣分接觸許多國家領導人,這都是作夢都沒想到的。這些事情轉眼成空,都成過去了,以往的十年。現在年歲大了,回過頭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要把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的要認真學習,我們只有一個目標,決定求生淨土。我們想學的東西很多,到極樂世界再學,在此地沒有時間,我們的壽命很短促。今天我們所學的,就是到極樂世界的條件,這個抓緊,其他的次要。


 


戒定慧是一切菩薩修行成佛最高的指導原則,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我們看到近代中國、外國,許多學佛的人,在家、出家,一生都沒辦法成就,原因在哪裡?沒有遵守這個原則,特別是戒學。戒、定都不要,就要智慧,這智慧怎麼能成功?所以他那個修的他不是智慧,是常識,把學佛就變成佛學,變成一種世間學術。過去講,變成哲學,一般大學,在台灣哲學系裡面都有佛經這個課程。那個行,講得天花亂墜,那個裡頭不需要戒、不需要定。禪宗講故事、講公案,講了大家笑嘻嘻的,哈哈大笑,實際上連禪邊都沒有摸著,所謂口頭禪而已。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四七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1/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