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答問:如何分辨邪正

問:下面是蘭州居士問一個問題。他說:我們道場播放老法師講經集,舉行念佛法會,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將相因此而往生,請問應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還有很多人說佛菩薩經常指示他們去完成各種任務,應如何判別正邪?

答:這個問題是大問題。釋迦牟尼佛在圓寂之前都說過了,佛在涅槃之前,阿難尊者向佛請教幾個問題,裡面就提到:佛陀在世,我們以佛為師,疑難問題都向佛請教;那佛不在了、佛入滅了,我們依誰為師?佛告訴阿難,也就是告訴我們大家,「以戒為師,以苦為師」,要持戒,「三皈」、「五戒」、「十善」必須要遵守,這佛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那依誰為師?說明了「以戒、以苦」,不怕吃苦。告訴我們「四依法」。

   
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經典。佛講的經典很多,我們依靠一種就夠了,對於其他不同的經典、不同的法門,尊重!為什麼?都是佛說的,佛給各種不同根性的人說出各種不同的法門,讓你歡喜學習;無論哪一種,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統統可以成就但是一般法門的成就都要斷煩惱、明心見性,這成佛了。煩惱不好斷,斷不了,那怎麼辦?斷不了,這才開淨土法門,只有這個法門不需要斷煩惱,叫「帶業往生」。我們把煩惱習氣帶去,帶到極樂世界,到那邊再斷。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個法門「帶業」,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帶業的。所以教我們「依法不依人」。

   
那我們修淨土,我們依靠的《無量壽經》,我採取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也沒有這個智慧去選擇,這是老師,我的經教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李老師是印光法師的弟子。那麼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李老師給我的,所以我這一生就受持這一部經。晚年,八十五歲之後,我發心專講這一部經,其他的統統不講了。無論哪個地方請我講經,統統是講《無量壽經》,一門深入,「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這爭論就沒有了。你說這部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翻譯的版本就有十二種之多,《無量壽經》,其中七種失傳了,《大藏經》裡頭有這經題、有記載,書沒有了,找不到了,只有五種書存在,我們稱它做「原譯本」,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原譯本。那麼這五種裡面,內容參差不齊,所以古大德從這五種本子細心去觀察、去研究,認為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不是一次。如果是一次,一個版本,再多的人翻譯,應該是大同小異,不會有很大差別;這個裡頭是大同大異。有很多是其他譯本裡頭沒有的,這本子有;這個本子裡頭有的,其他本子裡頭欠缺的;別的本子有的時候,這個本子欠缺的。有這種現象,所以就斷定,釋迦牟尼佛《無量壽經》至少講過三遍以上,因為還有七種本子沒見到。佛說經只說過一遍,沒有說過第二遍的,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佛為什麼要常常說?可見得這個經重要,這個經可以普度一切眾生。

    
你要問我這世間什麼最好?我告訴你念佛第一,沒有比念佛更好。念佛的人身體好,我念佛念到今天,身體也不錯。可是年老了,有一些地方有問題了,什麼原因?我不想住世,我想早一點往生,就這麼回事情。這個世間太苦了,到極樂世界早一天成就,成就之後就回來,幫助這個地球上無量眾生,所以往生還是為別人,不是為自己。我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爭論就沒有。經,只要意思講對了就行,不能把意思講錯。淨土宗真諦,真正的意思就是信、願、持名。蕅益大師說的,信願持名四個字,這是淨宗的真言。與這個相應就是正法,就沒有錯;與這個相違背,那就不可靠。我真信,我真願,我真念佛,二六時中,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有佛號,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統統清出去,都放下,那都不相干。行住坐臥,口裡沒有出聲,默念,走路一步一聲佛號。對於念佛我們要分秒必爭,我這一秒鐘念了阿彌陀佛,這一秒鐘沒有空過;如果想別的,我時間就空過了。要真正做到分秒必爭,決定求生淨土,其他的萬緣放下,人間天上都不羨慕,這是真正念佛人,真正做彌陀弟子。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決定成就的就是了義。決定能往生的,這是了義經;學其他的經靠不住,我不一定能成就,那就是不了義。對別人,也許對他是了義,對我不了義;我念佛我決定往生,這是了義。這個要懂得。第四個是「依智不依識」。智是什麼?理智。識是感情。對人、對事、對物要依智慧,不要動感情,動感情就錯了,感情是煩惱,依智慧不依感情。一定要曉得,人活到這個世間上來,人比其他的動物聰明一些,知道有生必有死,生死是正常的。生死實在說,學了佛之後就知道。學佛之後知道,知道什麼?知道人不死。死是什麼?身體。身體有生有滅,我們的靈性不生不滅,所以它要去投胎。這真的,不是假的。投胎不是身投胎,靈去投胎,中國人叫靈魂,外國人也是這個意思,靈魂永遠不死。可是靈魂怎麼樣?靈魂迷惑顛倒,它迷而不覺。學佛的人靈魂是覺而不迷,覺就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做主。譬如我身死了之後,我的靈決定要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帶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曾經發這個願,決定沒有妄語,這個話他一定兌現。所以念佛的人臨終,一定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現的相,決定是我們天天供養的這一尊佛像。
  我供養的這尊佛像,就是後面掛的這個,瓷的,這尊像有三百多年了。我在台灣建立一個小道場,華藏圖書館。我們沒有佛像,趙默林老居士從大陸帶來這尊像,古董,三百多年了,他供養給我,放在我的佛堂。瓷的很容易打碎,它當中是空的,所以我做了一個座子,座子裡面做一根柱子,佛像插的,這樣地震也不怕,把它保存得很好。可是我們常常到國外去,不好帶,我就用照片。這尊佛像多大?大概高度只有一尺多高,有這尊小佛像兩倍半,大約供到這個地方,有這麼高,放大,放這麼大,很莊嚴。所以這尊像也遍滿全世界,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就是佛的分身、化身。我們無論到什麼地方,身上都帶著佛像,都供著這尊佛像。供一尊,看了幾十年了,將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一定就是化這個身相,我天天想他,終於把他想來了。不要換很多,換很多,你到臨終的時候就亂了,到底哪個是真的阿彌陀佛,哪個是假阿彌陀佛,不就麻煩大了嗎?所以一尊,永遠就供一尊。喜歡供三聖的,就是觀音、勢至配上。一尊最好,用心一,不分心,這比什麼都好。
  印光大師晚年在蘇州報國寺閉關。我到他的關房看過,關房裡面就是兩個房間,一個臥室,一個小佛堂。佛堂裡面就供一尊佛像,阿彌陀佛,只有一尊小小的佛像,跟這個差不多大。一杯供水,一個小香爐,一對蠟台,一個油燈,一個小木魚,一個引磬,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佛像後面老法師寫了一個字,「死」,天天想著我就要死了,怎麼辦?一句彌陀念到底。用這個來警惕自己,心無二用,這樣子才能成就。
  人在這個世間,總而言之,不外乎對人、對事、對物,務必要遵守世尊的教誨。《華嚴妄盡還源觀》裡頭講得好,《妄盡還源觀》是賢首大師作的,等於他學習《華嚴經》的論文,裡面講四德,那就是四條戒律,講得非常好。第一個,教導我們對一切人事物要「隨緣妙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隨緣。妙用是什麼?不著相,歡歡喜喜,不著相,妙用。著相就不妙,著相就造孽。業就有善業、有惡業,善業三善道受報,惡業三惡道受報,出不了六道輪迴。善惡緣都可以隨,心上沒有,那就叫不執著。不執著是沒造業,這個非常高明。第二句,教我們時時刻刻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就是「威儀有則」。什麼好樣子?三皈、五戒、十善是好樣子,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做到。第三句教給我們心態,跟大家相處的心態,「柔和質直」。質直就是用真心,不用妄心。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害怕,用真心,那我不就吃虧了嗎?吃虧好,吃虧是福,吃虧的人將來都到極樂世界,不肯吃虧的人都在搞六道輪迴。不怕吃虧,他以妄心對我,我以真心對他。為什麼?阿彌陀佛也以真心對待一切眾生,我要跟佛去,我要跟佛用一個心,我不能用妄心,這是比什麼都重要。柔和,要學彌勒菩薩,能包容,能笑面迎人。真正的愛心,真誠的愛心對人對事對物。為什麼?《華嚴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怎麼能不愛?是什麼佛?都是阿彌陀佛。我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心目當中對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是我們最親愛的,我們得盡心盡力幫助他,盡心盡力孝順他。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到極樂世界去了,不能再為非作歹,不能再有錯誤,一定痛改前非,斷惡修善。最後一句,「代眾生苦」。我們受的一些苦難,代眾生的,我多受一點苦,希望眾生少受一點,要發這個心。賢首國師這四條,把世尊所傳的戒律全都包括了。威儀有則,起心動念,好的念頭,沒有惡念,要給大家做好樣子,言語是大家的好樣子,行為也是大家的好樣子,能持戒就是好樣子。所以這個一定要把它做到,要把它完成。邪正,自然,不要用言語,不要跟人辯論,我們用行為來表現。

   節錄自淨空老和尚答問 2013.10.16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華藏衛視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華藏衛視We Chat 微信ID:hwazan-t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