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學淨土的人不修普賢行不能往生。普賢行雖然沒修,發了這個心,這個心什麼?菩提心就是的。真正發菩提心,我還沒能做到,也能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太大了,你只要有個幾分之幾的時候都可以往生。如果普賢行的分數愈高,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在同居土了。真正及格了,普賢行及格,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功夫差一點的,沒達到這個水平,是方便有餘土;發了心,要認真去做,生同居土當然有分。
普賢行我們天天要讀,祖師把它列在早晚課誦裡頭。我們淨宗學會成立,提出修行行門五科,五個科目,我們每天要認真去幹的。五個科目不多,好記!太多了記不住你怎麼個修法。
這五個科目,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這是佛法修行指導的總綱領、總原則,無論修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要依照這個指導的原則。佛說得很好,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統統淨業正因就是這三句,你說這多重要!
第一句裡面,十六個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將它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這三個根要沒有,一切都落空,什麼都沒有,你一生認真努力去研究經教,也只成為一個佛學家,佛門裡面一位學者。代表的人物,我初學佛的時候,沒出家,跟著李老師學經教,那時候沒出家,李老師就提出兩個代表人物,古人蘇東坡,今人梁啟超,這都是名人,佛學家,對於經典讀得很多,有才華,能說、能寫,可是對了生死不相干。所以老師警告我,古人別學蘇東坡,今人別學梁啟超,李老師警告我,不能走他的路子,他是搞佛學,他不是學佛。
學佛跟佛學完全不一樣,學佛有戒定慧,佛學裡頭就是沒有戒定慧,這個要知道。沒有戒定慧的,佛學,你在這個世間也能成名,佛學大家、佛學大師,人家會稱你這個稱號,你也能拿到博士學位,講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依舊搞六道輪迴,隨業受報,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儒釋道三個根就非常重要,你把這個東西丟掉的時候,你搞一生搞佛學,不可以不知道的。有這三個根這才真能學佛,做為佛的在家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也可以出家,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基礎,取得學佛的基本條件,你看這入佛門。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第二條,第二條是小乘福,第一條是人天福報,所以它叫三福,第二條是小乘福報。
第三福,第三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就是利益別人,利他,前面全都是自利,自利之後才能利他,我們講弘法利生,這個多重要!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130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