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佛菩薩感應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他是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走路大概要走兩年多的樣子。所以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距離,難免不生病,路途上確實生過兩次病,在曠野連村莊都沒有,自己病倒了。這個時候有個乞丐來照顧他,跟他住了十幾天一直到病養好,老和尚繼續去朝五台,這個乞丐就走了。第二次生病又遇到,又是他,也是得他的照顧,老和尚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告訴老和尚,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他名字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認識我,你到那邊去問他們都知道。老和尚到五台山拜了文殊菩薩,頭一樁大事就是找這個乞丐,兩次救命,沒人曉得。結果以後有個出家人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恍然大悟。


 


那叫化身,化身就是事情辦完就不見了,照顧他生病,需要幾天的時間他就住幾天,完了就沒有了。還有小的事情,幾句話就把你解決了,講完之後,也不過就十幾二十分鐘,他就走了,走了再找不到,不見了,這都是化身。


 


佛菩薩化身這些事時有所聞,我們聽得很多,真的來幫助你解決問題。當然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真誠心,如果沒有真誠心就沒有感應。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真誠心能感動諸佛菩薩。學佛一定要用真誠心,把其他那些妄念、疑惑、雜念統統要排除掉,一定讓自己的清淨心現前,這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六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1/2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念佛的功夫守住三個原則



 


往生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我們要認識清楚,不能錯會意思。菩提心是什麼?簡單的說,真相信,真願意去,真肯依教奉行。佛教我們奉行什麼?教我們一心專念。


 


大勢至菩薩他所教給我們的就是標準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說得更簡單、更容易懂,覺明妙行菩薩,這是個居士,志同道合八個人在一起念佛,八個都往生。他們怎麼修法?真信切願沒話說,他們念佛的功夫守住三個原則,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三句話實在講,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八個字,「都攝六根」,不懷疑、不夾雜是都攝六根,後面「淨念相繼」是不間斷,念佛人只要把這個原則抓住,你就決定得生。


 


在念佛過程當中聲聲佛號,經論裡頭都說,「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沒人相信,為什麼?沒看見過。真的,真有這麼大的功德,而且就在眼前。你為什麼沒有感覺?是因為你信心不純,念佛夾雜,所以沒有感應,感應很弱你沒覺察到。如果你真心真信,一點懷疑沒有,念佛決定沒有夾雜,感應就非常明顯。所以問題不在經教,不在佛菩薩,全在自己,自己錯在哪裡真的不知道,連改過的機會都沒有,我們真誠心不夠。如果是真心念佛,淨宗裡面常說,業障不要消自己沒了,煩惱不須斷,就在聲聲阿彌陀佛裡面融化掉,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六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1/2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一切法從心想生的印證



如果你要是造作惡業,心惡、言惡、行為也惡,這個惡業所現的,變現出來的是地獄。地獄也沒有人設計、也沒有人去建造,怎麼來的?造作罪業的那個人業力自然變現的。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認識一位老居士朱鏡宙,也是我祖父輩的,他大我四十三歲,那時候我二十六歲,他六十九歲,我那一年認識他。非常慈悲,把我當小朋友看待,他的故事挺多,故事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他給我講他老岳丈,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我們才曉得這民國初年國學大師。曾經做過一個月東嶽大帝的判官,可能他是去代理。他說東嶽大帝,這是鬼王,管六個省,他的範圍很大,他那時候辦公的地方就在泰山東嶽廟,那是東嶽大帝辦公的處所。可能是他的判官,判官的地位很高,相當於現在所講的祕書長,東嶽大帝好像是個總督,管五個省,這個祕書長地位很高。他每天晚上,那時候沒有汽車,有兩個小鬼抬著轎子來迎接他,還有些好像衛隊一樣,迎接他。晚上就到鬼道去上班,天亮送回來,所以日夜都不能休息,也很累。他說有一天他試一試,寫個請假條,用黃紙寫了,在門口燒掉。那天晚上小鬼就沒有來接他,東嶽大帝批准了,准他一天假,有這麼回事情。


 


最精彩的故事,他是個佛教徒,虔誠的佛教徒,聽說地獄裡頭有炮烙地獄,就是銅柱用火把它燒紅,讓受罪的人去抱這個柱子。章老先生很慈悲,向東嶽大帝建議,這個炮烙的刑罰可不可以廢除,為什麼?不人道,太殘忍了。東嶽大帝就告訴他,你先去看看,你到現場去看看。叫了兩個小鬼帶他去,他就跟他去了。到那個地方,小鬼就告訴他到了,就在面前,他看不到,這才恍然大悟。地獄不是閻羅王設的,與東嶽大帝、與閻羅王沒關係。怎麼來的?是他自己的業力變現出來的,你沒有這個業力你看不到。這才真正體會到佛在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所以自己造的業必須自己承當,別人想救你,看不到你。你看章老先生他想救這些人,看不到。真正明瞭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因果所說的,各人造業,各人承當,誰都不能夠替代。佛菩薩也沒有辦法替代,佛菩薩只能教給你修懺悔,你真正懺悔,真正回頭,後不再造,這個地獄的相立刻就不見了,就沒有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一集)


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5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我們一生是善多還是惡多?



 


凡夫心住在哪裡?我們看現前我們社會的一般凡夫,他住在自私自利,住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住這裡。這些東西,我們現在學了佛知道,全是假的。所以他這一生到最後是一場空。佛法說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凡夫一生到最後算總帳,是業,有善業、有惡業,你是善多還是惡多?善多感得的三善道果報,惡多感得的是三惡道果報,輪迴裡頭無量劫來出不去。


 


佛又告訴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決定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我們細心想想佛這幾句話,真的嗎?我們從因果上去看,從早到晚,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太長了不要看,看一個星期的,大概還能記得,我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我的言語是好話多還是壞話多?我所做的事是善事多還是惡事多?你只要這樣一反省就明白了。多的力量大,先牽著你去受報。如果惡念、惡行多,那就三惡道去了;善念善行多,三善道去了。


 


 


現在這個社會,將來往生三善道的人很少很少,三惡道成批排隊進去,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自己細心去想想,那排隊裡頭有沒有我的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念佛的人得真念才能往生,不是真念不能往生。真念一定是淨念相繼,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不允許雜念摻雜進來。佛在經上講的標準,「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那講得很嚴格,一毫一分夾雜在裡面,都把我們的淨念破壞了。我們很難得,佛菩薩慈悲,在經教裡頭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勉勵我們、警策我們,我們離開經教,誰來給我們說這些?沒人講了。沒有人講,長期下去肯定墮落。墮落,自己不知道,自自然然墮落。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二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6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


 


普賢行是菩薩最高、最圓滿的德行,這是大乘菩薩所必修的。佛說得很好,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圓滿成就佛道一定從普賢行裡面出生。普賢行第一個「禮敬諸佛」,就是李老師教給我的「至誠感通」。普賢行不容易做到,普賢菩薩心目當中一切眾生皆是阿彌陀佛,我們做不到。他跟我們看法不一樣,他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普賢菩薩所見是本來是佛。現在呢?現在他有染污、他有迷惑,佛法裡稱他為凡夫,但是要曉得,這些凡夫本來是佛。普賢菩薩看本來是佛,所以他真誠恭敬,平等恭敬,他沒有分別。


 


我們應該學!學什麼?把傲慢的習氣斷掉,嫉妒障礙斷掉。嫉妒障礙、傲慢是我們修行裡頭最嚴重的過失,有這個東西,不能成就。禮敬諸佛把這個消掉了,真放下了。還有一絲毫傲慢的習氣,瞧不起別人,不行,你這個業障沒有除掉,業障除掉才能做到,這是最高的菩薩行。


 


「稱讚如來」,沒有絲毫嫉妒,別人有好處,做的是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業,我們要歡喜讚歎,全心全力去協助,這就對了。他做的是壞事,不是善事,我們絕不批評,不要放在心上,就對了。我們放在心上錯了,批評,更錯了。應該什麼?做出正面的樣子給他看到,讓他慢慢醒過來,覺悟過來,這就對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0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佛教的本來面目


 


   早年 方東美 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他就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不認真的學,這最高的享受你享受不到。那我們享受是真學佛了,而且出家了,真走釋迦牟尼佛這條路子。我們遇到是什麼?遇到很多人毀謗,很多人批評。批評全是負面的,說我們消極、說我們迷信,好好一個年輕人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可是我們自己快樂,真得快樂,這快樂是他們無法想像的。我們沒有被這些人動搖,還是我行我素,我們對他們恭敬,我們沒有惡意相對。二十年之後、三十年之後,大家年歲老了,退休了,他們年老了,退休了,做和尚沒有退休的。世間人常講,人老了就不值錢,可是和尚是愈老愈值錢,現在遇到,哎呀!你走對了。我走對了,當時你為什麼不跟我走?現在後悔來不及了。


 


我學佛出家走這個路子,讚歎的人只有一個, 方東美 先生。我出了家去見他,你真幹!我說是,老師說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怎麼不肯幹?你走對了、走對了。只有他老人家一個。


 


為什麼?對佛法不認識,對佛法誤會了、錯解了,這是很大的障礙。我們有責任把佛教的本來面目展示給大家看,佛教是教育,佛教真的不是宗教。因為宗教裡頭,頭一個條件要有一個創造世界的神、造物主,佛教裡頭沒有。


 


佛教裡頭承認宇宙之間有天神、有鬼神、有眾生,但是神在佛法裡頭是眾生,是一類的眾生,跟我們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下。佛教我們要尊敬。當然,既然他是眾生,他有佛性,他本來也是佛,現在他也迷惑當眾生了。我們同樣的迷惑,但是我們做了不同類的眾生,可是要是究其根本,那都是佛,本來都是佛。所以我們對他要尊敬、要禮敬;他做的一些好事,我們要讚歎,他做的不好的事情,我們不要放在心上,他教導我們處事之道。我們真的明白了,這全是性德,我們不是迷信,不是盲目跟著別人走,不是的。佛教我們開智慧,佛教我們認識宇宙之間萬事萬法的真相、實相,這真快樂,真的是法喜充滿。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二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1/26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用讀經的方法修定

allowfullscreen="true">


 


因戒得定,因定開悟。教下也有很多用讀經這個方法修定,像《無量壽經》它不長,每天讀經至少八個小時,一遍一遍的念。《無量壽經》念一遍大概要一個小時,八個小時就是念八遍,十個小時就是念十遍。每天念十遍,不要想裡頭的意思,要知道沒有意思,這是真的,你想經典裡面什麼意思完全錯了,佛沒有意思講的經,你怎麼會有意思?到你應用的時候,這個經裡頭有無量妙義,永遠沒有窮盡的。為什麼?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真妙!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


 


世間法確實是從第六意識裡頭生出來的,言語、文章都是的,都從第六意識,唯獨佛法不用心意識,所以它妙不可言。它完全從自性流露,佛法深奧就在此地,簡單也在此地。如果不是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實驗,我們很難相信,天下哪有這種事情?惠能大師真給我們做實驗,真有這回事情,他真的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這一開悟全通了,不但佛門經典去問他,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能把你講得開悟。不但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你只要明心見性,一切法自然就通了。你不念《無量壽經》也能通,一句佛號就能通,這一句佛號,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就通了。淨宗的術語叫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禪宗用參究的方法,淨宗用讀經或是念佛。讀經,讀《無量壽經》、讀《觀無量壽佛經》,或者讀《阿彌陀經》都可以,選一種,你天天讀它,一天讀十個小時,一遍一遍的讀。開頭讀的時候要大聲讀,讀出聲音來,為什麼?你有精神,你不會念錯,冥陽兩利。


 


讀經是什麼?讀經是修行,絕不想經裡頭的意思,用讀經的方法修定;我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全破壞了,這個要曉得。用讀經這個方法來修定,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無量壽經》比較長,初學的時候念,大概念一部要兩個小時;念到半年,大概差不多一部一個小時,這是你念熟了;念到很熟的時候,念一部大概四十分鐘,會入定。入定還要這樣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還用這個方法。我用讀經,就用這個方法;我用念佛,就用念佛的方法,不要改,一直到大徹大悟。


 


所以《金剛經》上講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也就是說,哪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它是平等的。我讀別的經行不行?讀哪個經都行,念一二三四五都行,就是要專一,就是不能變。淨宗為什麼讀淨宗的經典?相應,與我們修的法門相應。別的經典一定也能達到,都可以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是不如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這個好!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急難當頭的時候,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真實之利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名號的功德,名號的奧義,前面說得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門能夠比得上,這個很好學,只要你會念。什麼叫會念?大勢至菩薩講得好,《楞嚴經》上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叫會念。所以念佛的根基、根本一定要攝心,攝心是什麼?收心。什麼叫收心?放下萬緣,心不攀緣外頭境界,收回來,只緣阿彌陀佛名號,這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什麼叫淨念?心裡頭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雜念,有雜念就有染污,就不是淨念;相繼是不間斷。換句話說,對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叫做淨念相繼。淨念相繼的功夫實在是紮在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回頭、放下,放下萬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為什麼?假的,帶不走的。這句佛號的功德決定可以帶走。


 


念到真正有把握往生,自己可以知道,可以驗證。在急難當頭的時候,你第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如果緊急的關頭,第一個念頭不是佛號,那就不行!前幾天有個同學告訴我,他最近做了兩次夢,都夢到災難,天上掉了火球,掉下來了。他驚慌失措,第一個念頭不是阿彌陀佛,還算不錯,他第一個念頭想到他的爸爸媽媽,怎麼去救他?第二個念頭到哪裡去躲避?這就是測驗、就是考試,不及格。


 


急難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阿彌陀佛,第二個念頭還是阿彌陀佛,念念不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這兩種情形,一種阿彌陀佛帶你走了,另外阿彌陀佛會給你安排,你平平安安的還留在這個世間。佛菩薩安排,佛菩薩把你留在這個世間一定有任務給你,那就是希望你要照顧後事,災難之後怎麼收拾,是這些人的任務。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三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6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什麼才是真修行、真功德?



 


真修行,我很多年前講過,我們的早課是提醒自己,我們的晚課是做反省,這叫真做早晚課,不在形式。


 


每天將真實功德做迴向,否則拿什麼東西迴向?不是念經文迴向,那個沒用處的。


 


我們這一天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相不相應?相應的是功德,不相應的是福德。福德離不開三惡道,換句話說,三惡道受報。天天要反省,與性德相應,我們跟極樂世界相應,這個好,把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真實功德。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的教誨相應。


 


淨宗我們只提了五個科目很好記,三福(淨業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普賢十願),你看就這些東西,你很容易,每一條都能記到。每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這個標準,這就是功德。這裡頭如果有我執,就是福德;沒有我執是功德,我每天修不執著,佛法裡面講三輪體空,那功德,真實功德。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四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7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所有都是假的,我們為什麼還要認真來做?

allowfullscreen="true">


 


這個世界的真相,一場空,《般若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事實真相,你還有什麼留戀的?你還有什麼想得到的?一樣都得不到,真的是一場空。所以了解事實真相,就學菩薩那樣,那麼自在、隨緣。於外面的境界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這就好,你的心就清淨。清淨心、平等心就是我們要求得的,為什麼得不到?就是沒有看破。雖然佛都教給我們了,我們對這個沒有透徹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真正透徹了解;真正透徹了解,我們這個念頭就斷掉了。這絕對是真的,不是假的。


 


假的,我們為什麼還那麼樣認真來做?這個做是表法,這是屬於大慈大悲,給沒有覺悟的眾生做個樣子,讓他們的生活有秩序,讓他們的社會能夠安定和諧,給他們帶來現前的幸福,是這個。我這個表法是為他們的,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沒事,我這樣表法也是沒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是用有為心去做。用有為的心去做造業,無為心去做不造業。為什麼?天天在做,痕跡也不著,心裡頭乾乾淨淨的,一點沒染污到,這就是你沒造業。這個業,佛法裡給它個名詞叫淨業,就是沒染污。世間的業是染污的、著相的,心裡頭真有,阿賴耶裡頭落種子;你造的這個阿賴耶裡頭不落種子,這個本事很大!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說人過失,功德就在口裡漏掉了


 


你看《六祖壇經》說得好,「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這話講得太好了。世間有什麼過失我都沒看見,不是我沒有智慧,沒有辨別,我不是白痴,我清清楚楚,決定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


 


這個我常說,我們的心是良心,良心放別人的過失,就變成別人罪惡、過失的垃圾桶。我們的良心變成別人垃圾桶,叫大錯特錯,怎麼幹這種傻事?


 


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心裡如如不動是禪定,定慧等學,這是佛法。決定不要去看人過失,不要說人過失,你才能夠積功累德。你常常說人過失,你的功德都在口裡漏掉了,漏掉的比你修的還多,你怎麼辦?你怎麼會有成就?


 


所以一定要曉得,佛菩薩、祖師大德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心,對我們講的話都會有很深道理在裡頭,避免我們自己造罪業。我們都有善心對出家人,出家人縱然不好,我們的善行、我們的讚歎、我們的恭敬,他會反省、會改過、會回頭。你要批評他,他凡夫,他不能接受,他發脾氣、怨恨,那就把他推下水去了。所以出家人,再不好的出家人別說,你說的真是有罪過,一點都不假,這個裡頭因果道理很深。


 


佛的教學裡頭有更深的義理在裡頭,你慢慢學,慢慢全都明白了。你才知道佛菩薩的慈悲,才知道佛菩薩真實智慧,才知道佛菩薩教學的善巧,你不能不佩服。佩服了要認真學習,我們把它學來,就能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之處,你會做得一帆風順,你會做到法喜充滿。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說多快樂、多自在。佛菩薩在哪裡?所有眾生都是佛菩薩。不是我把他當作佛菩薩,他真的是佛菩薩,你要這樣去看,你才能入大乘。你還有分別執著,那是道道地地的凡夫,那入不進去。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淨空法師主講


 (第二二五集)  2012/3/3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什麼是不能放下的?



 


我們在這個世間,要學著樣樣都知足,樣樣都隨緣。


 


不能放下的是經教,除經教之外統統要放下。為什麼?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要從經教入門。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門門都要從這個地方契入。淨土也不例外,我們對於淨土,如果不學經教也能往生,有善友來勸我們念佛,我們真肯念也能往生,那個福報就大。如果沒那麼大的福報,對這個有懷疑,念佛有夾雜,或者看到其他的法門好像比我們高,人家就講得出一番道理,我們怎麼講不出來?這些疑問就障礙你,很可能障礙你不能往生,這一生的念佛給來生後世做往生的因緣,這一生去不成。如果對於這部經典、這部集註有深度的了解,你信心堅定、願心懇切,沒有一絲毫疑惑,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念茲在茲,就這一念,蕅益大師說的,就決定得生,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就決定往生。你條件統統具足,與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完全相應。


 


但是這個信難,真難!不要以為自己相信就是真信,靠不住。我初出家,在台北圓山臨濟寺,臨濟寺有個大護法, 林道棨 先生,他在銀行界服務,是當時臨濟寺念佛會的副會長。他法器敲得好,經念得很熟,帶領大眾念佛求生淨土。大概是我出家三年他往生了,往生的時候大家念佛送他,他要大家念觀世音菩薩,他要求病好,他不想往生。帶領念佛的人最後不想往生,貪戀世間,那有什麼法子!聽到念佛他就害怕、他就拒絕,一定要大家念觀音菩薩。所以人到那個時候才看出,本來面目看出來了。一生勸別人念佛、勸別人往生,最後自己不願意到極樂世界去,什麼原因?對極樂世界認識不夠。那個時代沒有人講經,註解,《彌陀經》註解雖然很多,未必能看得懂,所以讓我們想到經教真重要。而且要認真學習,開經偈上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不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經教對你不起作用;真起作用是堅定信心,堅定往生的志願,這個才行。


 


現前這個時代,正如 李 老師所說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這個原因我們了解。要想往生的人多,《無量壽經》這個註解就得認真詳細的來研究討論,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自己信心十足,才能感動聽眾。我們真幹,我們決定不放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人到無求品自高



 


    「行少欲者,心則坦然」,人到無求品自高。


 


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日中一食,一個小碗一點點,他一天一餐就夠了;他的工作量,至少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一個人要做那麼多事情,吃那麼一點點行嗎?我在台中跟他學這種飲食方式,幹了五年,我得出的結論,人的體能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想上。消耗在正念,不管是勞心勞力都不多,在妄念上消耗最多。所以人要是心到清淨,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飲食少,生活簡單,這是什麼?我們不求人的本錢,你要很多,我要這點就夠了。


 


這個東西不能勉強,勉強會傷害身體,所以老師對同學絕不鼓勵他日中一食,絕不鼓勵他去學不倒單。我那個時候想學, 李 老師就很坦白的告訴我,躺在床上睡覺比坐著睡覺舒服多了。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就不贊成。為什麼?他就給你說明,你修定你得不到定,得不到定不是坐在那打瞌睡嗎?與其坐在那打瞌睡,為什麼不到床上好好躺著睡?


 


所以客觀環境一定要了解,自己做不到不必勉強,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成無上道,不一定要用這個法門。取捨法門是智慧,八萬四千門你取哪個門,這真的是智慧。要知道我們的體力,要知道我們的心態,要知道我們的客觀環境,方方面面都適合,你再取擇,你生活得自在快樂,你沒有煩惱;一個方面沒有考慮到,都會帶給你煩惱,那就錯了。


 


所以隨緣而不攀緣。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一定要學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不恆順,寸步難行。我這一生如果不恆順的話就沒處去,最後一條路,那只有還俗,放棄了,你不順怎麼行?不順不能生存。「恆順眾生」,後頭有一句「隨喜功德」。我的方向不變,我的目標不變,我的精進不變,無論什麼狀況之下,我不妨礙任何人,我還是讀經,我還是學經教,這樣才能搞得成功。受點挫折,怨恨這個、怨恨那個,你就大錯特錯!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煩惱即菩提



 


大乘經上常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正覺,迷了的時候叫煩惱,悟了的時候叫正覺,它是一不是二,這個事情總要知道。諸佛如來在果地,無量智慧;我們現在當凡夫,無量煩惱。迷的念頭一轉過來覺悟了,煩惱立刻就變成智慧。


 


煩惱多不怕,說明就是智慧多、智慧大。怎麼能夠把煩惱轉成菩提?轉迷為悟,把迷放下就行了,就覺悟了。


 


什麼是迷?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東西一放下就覺悟了。我們得真幹,放下幫助覺悟,覺悟幫助放下,覺悟就是章嘉大師講的看破,覺悟,看破。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辦法。


 


你了解得愈多,你放下就愈多。為什麼放不下?不了解,所以放不下。真明瞭、真清楚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二集)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6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我們遇到大風大浪,能把持得住嗎?

allowfullscreen="true">


 


    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是定的,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這樣的人才能夠自度度他。為外境所轉,那就有麻煩,那很難成就。


 


今天你所遇的這個外境,是很小叫小風小浪,你都受不了,你都被外頭境界所轉,你將來肯定遇到大風大浪,你怎麼辦?還能把持得住嗎?


 


我們自己都以為行,我能把持得住,為什麼自古至今很多人遇到大風大浪把不住?那他不如我。如果我們有這種念頭、這樣的看法,我們肯定會被淘汰掉。為什麼?孔子說的那句話真理,一點都不錯,他用的比喻話來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我們有驕慢的心,那些淘汰的人當然不如我,就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傲慢;有這一點點慢,到那個時候恐怕自己保不住。


 


所以注意留心觀察人,發現他有絲毫傲慢就知道,不要說,慢慢看,你看他十年、看他二十年,然後你就了解聖人所說的話,那都是經驗之談。看到過去、看到當今,能夠預測到未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有苦的感受,就是分別執著沒放下

allowfullscreen="true">


 


苦惱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感受特別的深。佛菩薩說法教人,總是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報我們已經受到了,感觸就很深。然後再告訴我們,這些苦果從哪裡來的,能夠提醒我們的警覺,讓我們很快能夠覺察到。


 


果沒有法子改變,只有承受,所以經教裡面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造因他不知道,果報現前他害怕了;菩薩知道,所以在因上他就非常謹慎,果報就避免了。這是一個遲鈍、一個覺悟,兩種不相同的人。


 


苦再多,菩薩了達,了是明瞭,達是通達,明瞭通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確確實實了解一切法不可得。真正通達明瞭,就不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夠安忍,安是平安,忍是忍受,平平安安的在忍受,住於平等。


 


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諸佛菩薩都是住在清淨平等覺中。這叫不計眾苦,不計較一切苦,覺悟愈深,離苦愈徹底。所以有苦的感受,確實分別執著沒放下,才有這個感受;分別執著放下,這種感受就沒有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3/1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教我們如何消業障、斷煩惱?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教人消業障、斷煩惱?有,不是沒有,他的方法太妙了,他就教你一心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你的煩惱就會斷,你的業障就會消。


 


什麼原因?是阿彌陀佛將他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極樂世界成就到今天十劫,經上講的十劫,這個十劫接引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眾生到極樂世界修行都成佛了,這功德多大!本願的功德,自己五劫修行的功德,十大劫度化眾生的功德,這三種無量功德迴向給你、加持給你,讓你無量劫的煩惱習氣、一切業障自然都化解。


 


這不是偶然的事情,這個阿彌陀佛能做到,別的佛想做還做不到。但是佛佛道同,一切諸佛如來會下,像我們這是釋迦如來會下,有這樣的根性,跟彌陀有緣,佛都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成就,讓我們這些人帶業往生,業障自然化解。


 


到極樂世界業障就沒有了,真正不可思議!這法門到哪裡去找?找不到。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要抓住,決定不能把這個機會錯過。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二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26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智慧了不起,我們要常常想,提起這種觀照功夫。怎麼照法?想到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五陰不能獨立生存,沒有一個五陰能夠獨立生存的。它能生存的時間非常短暫,我們以一秒鐘彈指五次來計算,它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鐘它已經生滅一千六百兆次。所以彌勒菩薩說念識,念就是念頭,識是講念頭裡頭最主要的阿賴耶識,極微細不可執持,你沒有辦法控制它,它生滅太快了。所以佛法裡頭常說,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那是什麼意思?如果它本來沒有生滅,你說它不生不滅毫無意義,不生不滅是什麼意思?生滅太快了,生滅都不可得,它時間太短太短了。


 


我們引電影,以前的電影用膠捲,這是什麼?這是幻燈片,一張一張的幻燈片。電影的放映機就是幻燈機,它的生滅速度很快,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在銀幕上看好像是真的。如果我們眼睛的速度能夠跟得上機器的速度,你看到的是一張一張的幻燈片。我們的眼睛趕不上人家的速度,所以看到人家是個連續的畫面,不是獨立的,單獨的你一張也沒看到,你所看到的全是連續的。那就是單張的決定不能存在,所以它是糾纏在一起的,這是科學家發現的,所有物質現象都是糾纏在一起,不可能有一個單獨的。物質現象如此,他說念頭意念也如此,念頭不可能有一個單獨念頭,獨立的不可能,全是糾纏在一起。所以整個宇宙跟自己關係太密切了,我們沒有辦法獨立生存,跟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糾纏在一起,這是事實真相。


 


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講過,最近三十年量子力學家發現了,讓我們體會到《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有個概念了,可使我們常常六根對六塵境界常作如是觀,把我們現實世界看成什麼?看成是電影。釋迦牟尼佛比喻就是這樣,夢幻泡影!這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全是假的。如何得清淨心,心不被染污?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心就清淨,不再分別,心就平等,清淨平等是自性本定,本來是這樣的,這叫真會用功。功夫用到純極了,豁然開悟,覺了,清淨平等覺,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你看凡夫怎樣回歸到自性,怎樣回歸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經題上就講清楚了。清淨平等是定力,覺是慧力,什麼毛病都沒有了,乾乾淨淨。所以五陰魔,要能照見五蘊皆空。


 


念《心經》的人很多,念這個經能提得起觀照功夫的人不多。能提起觀照功夫就是隨文作觀,佛教常說,能起這種作用,那叫真的讀經、真的修行。讀到這個文字懂得裡頭的意思,就能把它應用在我們生活上,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它有這個效果。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七十二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8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學佛不能把佛法學錯了



 


   四弘誓願是我們修行指導最高原則,首先教你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後真修,真修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你把這一條疏忽了,你去搞下頭一條,「法門無量誓願學」,錯了,就變成障礙。為什麼?煩惱不斷,法門學不成,不管怎麼樣學都屬於常識,知識,不是智慧;煩惱斷了,學法門是智慧。而且學法門是有次第,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什麼時候學?在斷煩惱的時候學,因為這個方法能幫助你斷煩惱。一門深入,沒有雜念,幫助你得定,幫助你開慧;慧開之後才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在第三條。你看這裡講的都是這個意思,這不能不懂。我們把順序搞顛倒,障礙就產生了。善學的,佛道是正道;學錯了,佛道也是邪道。


 


我在早年學經,那時候剛剛到台中,同學很多。有一天大家我們在討論佛法,我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佛法能度人,也能害人」。我們有幾個同學聽了不服,佛法怎麼會害人?他們去找 李 老師。老師說是!沒錯,佛法能救人,佛法能害人,學錯了就害人。佛法是藥,藥對症了,救了我們的命,治好我們病。吃錯了藥,藥都是治病的,但它不治你這個病,你吃了這個藥,不但病沒有治好,加重了,甚至於吃死了,那不就害你嗎?佛法就是這樣的。


 


所以學佛,佛就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聰明智慧他不會理解的。為什麼?煩惱沒斷,煩惱沒斷,常常把佛法解錯了。佛法沒有過失,你解錯了、你用錯了,那就要命了。因此,學佛不 能沒有 老師,不能沒有好的同參道友,這個對你幫助太大了。自己修學,除了把誠敬謙和做到,然後專心念佛,一門深入,行!誠敬心或是德行,真誠、恭敬、謙虛、和睦,一門深入,可以;沒有這種德行的話,一門深入也不行。所以得具足條件。


 


通途法門都是信解行證,這是一般通途的方法。第一個你要真信,一點懷疑都不能有;第二個要理解,正確的理解;然後起行,知道怎麼個修法。四弘誓願是總綱領,頭一個發心。發心是動力,我學佛、我學經教、我斷煩惱、我學法門、我成佛道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誓願度,我都是為這個,不為自己,這就對了。要是為自己,自己這個概念就是魔障,它就障道。決定不能為自己,要把自己放下,我放下、我所放下。境緣沒關係,自己心清淨,一絲毫都不染著,就對了,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東西能擾亂。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八十九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19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了凡四訓》救了一家的命



 


福報人人不一樣,命不相同。命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修的,也不是自然的,命是自己造的。所以,命可以改變,改變有改變的理論、有改變的方法。你看,《了凡四訓》就是個很好的榜樣,雲谷禪師教給他改變的道理,教給他改變的方法。他真幹,一年效果就產生,三年、五年就明顯的改變了。像袁了凡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只是人家沒寫出來。他是自己把自己一生改變命運這樁事情,寫出來教給他兒子,是教給兒子的四訓,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流通這麼廣。流通愈廣,時間愈長,他的功德愈大。為什麼?幫助多少人,這本書救了多少人!


 


我年輕的時候在公家機關服務,有個同事,人非常善良,遇到了困難。家裡小孩多,五、六個小孩,待遇很微薄,養不活,幾次想自殺。自殺是不負責任,你家裡人更苦,孩子更苦。跟我是好朋友,在這個困難當中,我送他一本《了凡四訓》,那個時候我剛剛接觸佛法,我把這個書介紹給他。我告訴他,這本書好,朱鏡宙老居士介紹給我,我拿到這個書,好像在兩個月,二、三個月的時間,我讀了三十遍。我自己深受啟迪,自己知道過去做了很多錯事,特別是殺害眾生,現在知道錯了,知道懺悔了,知道回頭了。


 


他全家學習,環境轉過來了,他感激我,他說我救了他一家的命。我說不是我救的,是你自己救的,你認識了《了凡四訓》,這個東西救了你一家。像這種情形多!人到中年之後,四、五十歲,那個懺悔的心就有了。接近晚年,自己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在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苦難的時候,人就會反省。有這麼個好書來指導,幫助他反省,幫助他懺悔,幫助他改過自新,他成就了,難得!以後他家的小孩,我聽說好像三個、四個 都拿到 博士學位。老年的時候,兒女起來了,家庭環境改變了。他走了之後,囑咐小孩,有時間要來看我,要來護持道場,他小孩來見過我兩次。善言善行,尤其是寫成文字,利益無盡!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八十五集)淨空法師主講 2011/12/16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什麼事該認真

allowfullscreen="true">


 


只要心裡頭念,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想往生,七寶池中就有一朵花,不但有花,花上還有名字,絕對不會搞錯。我們往生時候到了,佛就是帶著這一朵蓮花,手上拿著這一朵蓮花來迎接你。這個花是你自己念出來的,你念佛的功夫深,這花就很大;念佛的功夫淺,這花就小,不可思議!


 


從這些經文上我們就明白,這個世間事情哪一樁是真的?念佛蓮花大小是真的,真帶得去!這個世間其他一切法帶不走,這不能不知道。


 


帶不走的就隨便一點,馬虎一點,不去計較,不放在心上,帶得走的要非常認真。我們念一聲佛號,就等於給蓮花加了一滴水,我每天拼命去念,這個花就愈養愈大,佛看到歡喜,真精進;同伴看到歡喜,給他們很大的鼓勵。這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應該要幹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二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6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學著不受外面境界影響



 


 


現在我們如果真的要想找個好環境去修學,那你就找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去,而且都不難,你真正相信、真正願意去、老實念佛。什麼時候我們這一開口都是阿彌陀佛,起個念頭也是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了。無論看到什麼境界,善的境界、不善的境界,口裡全是阿彌陀佛,那就說明你已經離開娑婆世界,你已經離開這個不善的國土,為什麼?你心裡頭沒有了。你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那怎麼會不去?去定了!現在身體還留在這個世間沒有關係,留在這個世間恆順眾生,這個地方眾生善,隨順他的善,惡也隨順他的惡,與我毫無關係。學著決定不要受他影響,受他影響就壞了。那外面的境界全叫魔障,它障礙你往生、它障礙你念佛。如果你不受它的影響,外面的環境都是逆增上緣,都是好事,都是佛菩薩在幫助你、成就你。


 


所以外面的境緣沒有好醜、沒有善惡。這是蕅益大師說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我們自己的心,我們是怎麼個看法,好醜在這裡,不在外頭。所以老祖宗交代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是善心善行念阿彌陀佛,外面所有境界全是阿彌陀佛。我看這個喜歡,看那個不高興,這是輪迴心,這種心態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跟《無量壽經》所說的不相應,念佛不能往生。如何跟經典裡面的教誨統統相應,這個太重要了。


 


我們今天要救自己、要救家庭、要救親戚朋友、要救有緣眾生,除信願持名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佛要念得好、念得如法,決定不受外境影響,這點重要。因為我們是太容易受外面境界影響,將來念佛不能往生問題都在這一點,怎麼那麼容易受環境影響!影響表現出來的就是喜怒哀樂。如果真正修成菩薩,菩薩對外面影響表現的是有喜怒哀樂,裡面是清淨平等,不一樣。恆順眾生,隨喜當中,成就自己的功德,也就是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這是我們應該學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六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8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真正的功夫就在人事環境裡面去體驗



 


    我們修行,費盡多少力氣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放不下。心不乾淨,妄念太多,禁不起外面境界誘惑,外面境界風吹草動,自己的清淨完全失掉了。修行又離不開外境,離開外境你到哪裡去修?境界裡頭對我們修行影響最大的是人事環境。那我們知道,真正的功夫就在人事環境裡面去體驗。佛說得好,順境、善緣不起貪戀,要不起心不動念才行,逆境、惡緣也不能起心動念,你就成正覺了。你只要一起心動念,跟著起來的是煩惱習氣,為什麼?喜怒哀樂起來了,貪瞋痴慢起來了。六根對六塵境界,念念還起這些東西,麻煩!佛念得再好,往生沒把握。為什麼?臨終最後一念是什麼,誰有把握?臨終最後一念不是阿彌陀佛,你就到別的道去了,總是離不開六道。


 


這個事情我們在六道裡搞了無量劫,這無量劫當中我們有沒有學佛過?肯定有,沒有你怎麼可能在這聽兩個小時經?你能在這個地方坐兩個小時,專注在聽經,就說明你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沒有這個善根,你讓這個人到這裡來,坐五分鐘就坐不住了,他就想離開了,怎麼可能坐兩個小時?怎麼可能天天來聽?你就知道他善根多厚。而且過去肯定學過這個法門,對這個法門生歡喜心。


 


為什麼沒有往生?都是臨命終時最後一念不是阿彌陀佛。這一生能做到嗎?靠不住!如何叫這一生當中最後一念能夠提起佛號?那就要真精進。從現在起,就得把萬緣放下,經上講的這個不能不聽,做不到不行。當真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身外之物隨緣,什麼都好,用歡喜心對待,絕不受外境障礙,要練到這個功夫,才真有把握。


 


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看那麼多人往生,裡頭一半以上,從接觸這個法門,三年就成功了。前些年深圳一個年輕人,黃忠昌,很多人知道。他三十才出頭,聽說念佛三年可以往生,他做實驗,實驗到底是真是假。閉關三年,真用功。我聽說他在關房裡還有日記,最初在關房裡也是心浮氣躁。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真的把萬緣放下,兩年十個月他往生了,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說明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他絕對不是壽命到了,還有壽命,不要了,我要跟著佛到極樂世界去。


 


你的心是真心,願是真願,娑婆世界真放下,阿彌陀佛就來了。他來安慰你,等於說給你授記,他會告訴你,你壽命還有多少年,到你臨命終時佛一定來接引,你的心就踏實了,你自己非常清楚、非常明瞭。可是有一部分人聽到佛這個話,還有壽命,我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佛很慈悲,沒有一個不答應。來去自如,去很好,留也很好。


 


跟阿彌陀佛見過面,留在世間,他是極樂世界的人,他留在這裡幹什麼?留在這裡接引眾生。肯定這個世間還有些人跟他有緣,他雖然隨時可以走,他不走,幫助這些有緣人。他住在這個世間肯定沒有自己。功夫高的,不但四相破了,四見也破了,像《金剛經》後半部所講的,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四見破了的是法身菩薩,生實報土,四相破了生方便土,不一樣!這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什麼?帶得去的。世間,我,包括這個身體,所有一切沒有一樣你帶得去的。


 


學佛同學一定要知道,要有這個智慧,帶得去的我們認真努力幹,帶不去的不要。一門深入有好處,心是定的;學的東西太多、太雜,心還是散亂的,散亂心障礙就大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佛常說的,有道理。用心專一,不雜、不亂,臨終時自己才能夠做得了主,才有把握。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五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7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學佛的樂趣在哪裡?



allowfullscreen="true">


 


學佛的人,怎樣才能像菩薩一樣常生歡喜心?世間人說實在話他沒有喜樂,他都是找刺激。吃喝玩樂是找刺激,那是不正常的快樂,像什麼?像吸毒、打嗎啡。他的喜樂是從毒品來的,毒品的效果過去了,他苦就來了,所以叫有癮。這個喜樂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法的喜樂,來源不一樣,也像阿難承傳佛法之三樣,學佛的喜樂確實也是這三樣。第一種,從經教來的,你深入經藏,法喜充滿,經藏裡頭有喜樂,深入之後你天天有悟處,那怎麼不快樂?第二種,從禪定裡頭來的。第三種,從三密相應裡頭來的。


 


所以菩薩的喜樂跟世間不一樣,這叫法味。古人有所謂「世味哪有法味濃」,人間天上的快樂跟學佛不能比,佛是真樂。深入經藏就跟佛菩薩生活在一起,經卷一展開,如同跟佛菩薩對面,親自聆聽佛菩薩的教誨。「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遍數愈多你會愈快樂,讀不厭。如果讀了幾遍感覺得厭倦,那是什麼?像吃東西一樣,囫圇吞棗,沒有嘗到味道,吞下去了,不曉得什麼味道。所以,你有懈怠、你有懶惰,你會倦。如果嘗到味道了,欲罷不能,坐在那裡讀經,晚上讀到天亮,怎麼才一會兒就天亮了?幾個小時以為是十幾分鐘,這真的,不是假的。不斷的深入,無止境的深入,你這一生就快樂無比了。讀經也是修定,為什麼?讀經時候不胡思亂想,把心念集中,這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就相繼了。這一部經、一部論也是屬於淨念。


 


學佛,有人認為學佛很苦,他不知道其中的樂趣。學佛人看到世間去找這些快樂,佛眼看那是苦,唱歌、跳舞、吃喝玩樂那都是苦,身心都受到傷害,不健康。所以中國文字,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喜悅叫悅,外面這些刺激叫樂。樂是從外頭來的,悅是從內心裡頭生出來的,那是真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從內心裡頭生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是外面來的,不是從裡頭的。朋友走了,這個相聚的歡樂就沒有了、就消失了。跟學聖賢、跟修道不一樣,那個喜悅是從內發的。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一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5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用善財的態度來學佛,沒有一個不成佛



 


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在哪裡?在遍法界虛空界。我們在華藏世界、在極樂世界、在諸佛報土裡面,看到自性功德美好的那一面,我們講正面;從六道三途裡面,我們看到自性本具功德的負面。正面是本有的,負面是扭曲的,本來沒有,扭曲的。為什麼會扭曲?識變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不是好東西。


 


識裡頭有倫理、有道德、有因果,倫理、道德、因果都有正負兩面,正面果報是天堂,負面果報是地獄。可是自性裡頭二邊都沒有,正負兩面都沒有,這個要懂,世法沒有,佛法也沒有。因為識變出來的,裡頭就有世法,跟世法相對的就出現個佛法。佛用佛法來訓世法、來教導世法,希望世法回歸到佛法,這是佛陀教育。


 


我們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不能不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不是叫你讀很多經論,一部足夠了。怎麼深入?一遍一遍的去讀,讀一百遍,你有一定的深度;讀一千遍,你的深度就更深。一千遍的人,他的善巧方便決定超過念一百遍的人;念一萬遍的人,他的智慧肯定又超過一千遍的人。深,沒有底限,無限的深廣,一直到什麼時候?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功德就圓滿了。這個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必要學,全通達了;一看,明白了,一聽,明白了,一接觸,明白了。


 


這門學問不可思議,人人都有分,不信就沒分,對它懷疑就沒分。對它懷疑的人,你認真努力學佛,精進不懈,你到最後所學的是佛教的知識,不是智慧。你讀得多,記得多,叫記問之學,儒家講「不足以為人師也」,你沒有能力幫助別人開悟。這多重要!我們如果從這個根源上錯誤,那就錯到底了。


 


我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從根本上產生錯誤的人太多了,不是佛法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學了十年,學了二十年,學了四、五十年,為什麼還不開悟?佛法上開悟是真的嗎?愈來愈懷疑,愈懷疑障礙愈重,到最後依舊搞六道輪迴。再要埋怨佛法不靈,那就罪上又加罪,麻煩可大了。


 


真正聰明的人、覺悟的人知道過失都在自己,外面沒有過失。惠能說的,在《六祖壇經》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不見世間過?今天量子學家告訴我們,世間是假的,既然是假的,它有什麼過?我們看到以為是過,是自己的過,不是它的過。這個道理可深了,一般人聽不懂,一點都不假。所以會修行的人叫借假修真。這句話意思很深。假是什麼?世間是假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假的,我在假的裡頭修真。怎麼個修法?我不見世間過就真,真的我就見到了;我要見世間過,永遠見不到真如。


 


所以菩薩心、菩薩行,以善財童子為例子,這是給我們做個榜樣,他每天從早到晚接觸到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沒有見到世間過,他見到的是自己的過,沒有見到世間過。所以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圓滿具足十大願王,不見世間過!見到世間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菩薩、都是善友、都是自己的老師、都是自己修學的好榜樣。


 


《論語》裡面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叫三人行。除自己之外,那兩個是老師,為什麼?善人啟發我,他的善心善行我有沒有?有,好,永遠保持,發揚光大;沒有,要發心,要向他學習。那個惡人也給我做示現,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是我的善知識,他是佛菩薩,哪來的過?過在自己。善心善行發不出來是自己的過,惡心惡行改不過來,是自己的過。所以用善財的態度來學佛,沒有一個不成佛,個個一生當中都證得無上菩提。沒有什麼祕訣,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六十九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7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如何讓家庭興旺



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看這個家庭它是興還是衰,如果這個家庭有興旺的將來,從哪裡看?它的家裡面的規矩一定非常整齊嚴肅,一絲毫都不苟且,這家庭決定興旺。如果這個家庭裡面的規矩鬆弛了,都很隨便,這個家庭慢慢就衰了。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


 


所以中國古人教養下一代,在幼年的時候非常嚴格。現在人反對,小孩管得那麼嚴,他那一點天真爛漫全都沒有了,都贊成外國的方法。外國兒童是天堂,老年是墳墓;中國小時候,小時候嚴加管教,退休老年是天堂。中國人享福在晚年,外國人享福在幼年,兒童的時候把福享光了,老年可憐,老年就是墳墓。中國人小時候嚴加管教,為社會服務,為家庭服務,年老的時候他享樂。我們到底是願意年輕就把福享光,還是把福留到老年來享?外國跟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老人受到社會尊重,一看到老人都會禮讓。外國人不是的,老人他欺負你,沒有人尊重你,沒有人讓你。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教育。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對這個信心有無限的感觸,信心就是建立不起來。根有沒有?根肯定有。為什麼?根是性德。所以,我們決定不能懷疑,根沒有了、拔掉了,根沒有了,那就錯了,根決定是有。而我們是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雖有不知道,就擺在面前不認識,不識貨,我們今天遭難的原因在此地。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十二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0/9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在熱鬧的地方修禪定



 


我們眼見色,我聽同修告訴我,這幾天是聖誕節,香港市面上都大減價,多少人擠到市場去看看。動不動心?一看,這個喜歡,那個也想要,你就被染污了。如果你去看了,看了根本不動心,功夫!去看,看得清楚、看得明白這是智慧。你樣樣都曉得,問你都知道,不是一問三不知,樣樣都知道。知道怎麼樣?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定,樣樣清楚是慧。


 


《華嚴經》裡面那些善知識,修禪定在哪裡修?就在市場裡頭修,天天逛市場。逛市場,人家修定修慧,在這個地方練功夫,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身體所接觸的,如如不動,清清楚楚,定慧等學。他修定不是在禪堂、不是在山洞裡頭,哪裡熱鬧到哪裡去,超級市場都是他修定的地方。我們凡夫不知道,這個修行人怎麼會到這兒來?不知道他是在這兒練功夫的。


 


這種功夫,經上說得很好,必須先成就根本智,然後用這種方法成就你的後得智。根本智是定,甚深的禪定,後得智是叫你去看、叫你去參學,成就你無所不知。《般若經》上所謂的「般若無知」是根本智,下面一句話說「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你要不是親自去看、去接觸,你哪來的後得智?


 


所以過去, 方東美 教授對《華嚴》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讚歎佛菩薩的智慧是真實智慧。為什麼?他是禁得起考驗的。善財五十三參是考驗,他通過考驗,不是胡造謠言,不是胡思亂想,真實功夫。他說這是應當學習的,佛家一絲毫迷信都沒有。


 


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一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5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要常常自我觀照的幾個句子


allowfullscreen="true">


 


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禪定。我們用什麼方法?我們用持名來修禪定,這個要知道。我們就執持名號,會得定,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其他念頭都沒有了,就得定了。心裡面有阿彌陀佛,還有其他東西,你沒得定,沒有得定說明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必去找個什麼環境,那沒什麼用處的,什麼環境都無所謂。


 


真的記住,《金剛經》好,《金剛經》裡有幾句話一定要記住,時時提出來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句子,我們遇到事情,受干擾的時候,你把這幾句話念一念,問題就解決了。


 


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不是全假的了!我們如果真的契入這個境界,跟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彌勒菩薩說的這個就是五蘊皆空。五蘊怎麼空?念念不可得,念頭太微細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你怎麼能抓得住?所以對一切法欲望就淡薄了,知道欲望全是妄想、全是造業、全是障礙,一切法裡頭決定不可得,不能佔有,決定不能支配。


 


彌勒菩薩說得很好,「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我們要控制、要佔有,全是妄想,那就是造業,為什麼?你掌握不住。佛菩薩都掌握不住,它的速度太快,它永遠不停,它如果停了這個世界就沒有了,好像我們看電影,電影裡面放映的底片突然斷掉了,馬上就沒有了。一念停了,念念都沒有了,它不停!但是前面妄念跟後面妄念不是一個,這一定要知道。所以相它不是相續相,每個念頭裡面的相分都不一樣,沒有一個相同的,當處出生,馬上就消滅。所以《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完全是事實真相。我們是全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


 


現在這個真相被量子力學家發現,我們對佛法產生無比的信心。我們深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在這個世間不是宗教,是什麼?方東美先生所說的,高等哲學、高等科學,變成哲學跟科學的頂尖。佛經裡面所講的五樁事情,倫理、道德、因果、科學、哲學,五樣都講到登峰造極,這還得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集)淨空法師主講2011/12/20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為什麼極樂世界要超越其他國土?


 


四十八願我們必須要知道,它從哪裡來的?它依憑的是什麼?前面我們把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歷史說過,他不是憑空在想像的,而是實際去考察、去學習。在哪裡學習?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嘉許他的發心,他的發心顯示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慈悲利益一切眾生,就把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用了多長的時間?經上講用了五劫的時間,長時期的考察,那不是短時期。五劫時間考察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國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所以極樂世界是集一切諸佛國土裡面,真善美慧之大成,這自然就超越諸佛國土。


 


我們知道佛佛道同,成佛了智慧、德能、相好完全平等,為什麼極樂世界要超越其他國土?這也有一說,諸佛如來在因地上發願不一樣,所以果地上他自然成就,這種成就沒有設計,沒有策畫,也沒有施工建造,完全是變化出來的。實實在在講就是世間人常說的,心想事成,真的是心想事成,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


 


近代的科學家才發現念力的能量其大無比,如何能開發念力的能量?我們可以說開發念力能量,第一個人就是阿彌陀佛。他完全是憑這個,不是想像,是自己的善願、功德之所成就,這變現出來的。


 


這樁事情,在我們世界也有,而且還在欲界,不是色界、無色界,欲界的第五層天叫化樂天,這個天上的享受快樂成就,也是他們的善心、善行功德所感應的。再上去一層他化自在天,實際上就是魔王天,魔的力量也不可思議,他的福報大,超過第五天,他所有一切享受不需要自己變化,第五天變化出來供養他,所以叫他化自在天,他就是第五天,第五天變化去供養他。在在處處都暗示我們,心想事成、一切法從心想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極樂世界怎麼來的?你看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真實智慧、真實慈悲、真實修行功德之所成就,它不是憑空來的,阿彌陀佛怎麼成就的都講得詳詳細細。這個世界裡頭沒有國王,阿彌陀佛不是上帝,這裡頭沒有大臣,這裡頭沒有士農工商,純粹是個學校,不是普通社會,阿彌陀佛每天講經教學,從來沒有休息。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那是從十方世界去的。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給阿彌陀佛做宣傳,都勸導他自己教化的眾生,難教的、他教不會的全部送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照單全收,上面從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眾生,統統收。這個你要了解,了解之後你對極樂世界會生歡喜心,真不平常。


 


我們要懂得每天從極樂世界畢業的、出去的有多少!天天有進來的,有出去的,出去了都作佛,不是作菩薩,統成佛才會離開,最好的佛學院!我們到那裡是去念書的,不是幹別的,真是名符其實的佛教大學,彌陀佛教大學,極樂佛教大學,一定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去幹什麼的。


 


所以法藏的大願,不但超過三乘,還超踰諸佛願也,一切諸佛因地上發願,沒有像彌陀發這種願,沒聽說過。經云,這是本經所說的,法藏發願之初他就說,「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說過這一句話。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五集)淨空法師主講2012/2/16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我們不要被這個身體給欺騙了

allowfullscreen="true">


 


現在我們的社會問題不是局部,是全世界,人的念頭是什麼?你不妨去調查調查,你去問問人,你每天想什麼?一百個人可能有九十九個人都是想發財,這一調查就出來了,你看他想什麼。你是想自利還是利他?可能個個都是自利,沒有想到利他的,這個念頭不正。正念要想別人,不要想自己,這叫正念。可是今天這個社會上正念很少,邪念很多,人存的是什麼心?貪瞋痴慢疑,貪心、瞋恚心、愚痴心、傲慢心、懷疑的心,這在佛法裡叫做五毒。心裡頭有五毒,再加上情緒有了問題,情緒是什麼?怨恨惱怒煩,你調查就知道了,十之八九都是。他造些什麼?殺盜淫妄,都幹這些。這是帶給自己一生痛苦,帶給社會的混亂,帶給居住的地球許許多多災難,都從這來的。


 


所以佛教給我們,你要想正念,頭一個就把邪念斷掉。第一個邪念是什麼?執著身是我,這錯了。身不是我,我們不要被它欺騙了,處處都為這個身著想,我們就是被它欺騙了,它不是我。我為它造一些罪業不值得,說實在話,這決定不應該的。


 


為什麼說身不是我?諸位要曉得,佛家講我的定義,有兩個最重要的意思,第一個是主宰的意思,第二個是自在的意思,我們這個身能做得了主宰嗎?這是個生滅法,從生到死,這是一個階段,這一階段是大的階段。小的階段,你一定要曉得,這身每一天死一次,晚上睡覺睡著了不等於死了。人命無常,活到一百歲也是一彈指、一剎那。我活到八十六歲,想到六歲的那個時候,就像在昨天一樣,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所以人到七老八十之後,就感覺到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百年真的是一剎那。一百年算是長壽了。


 


長壽有什麼好處?多受幾天罪,多造幾天業,不就幹這個!還不如短命。短命什麼?少受罪、少造業。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對那個短命的人就很羨慕,我給他祝福。想起什麼?我造的業比他多,我受的罪比他多,將來我墮落的時候比他還苦。人活在這個世間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遇到佛法,毫無意義可言。遇到佛法這才真的曉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特別是淨宗,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可以去作佛去,可以來生不生不死、不老不衰,這個太好了,太難得了。能不能做到?真能做到,這一點都不假。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九集)淨空法師主講2012/2/18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別把得失心看太重



 


真正肯發心捨己為人,這個人智慧現前。為什麼?他自己障礙沒有了,障礙就是自私自利,人只要有自私自利就迷糊了、糊塗了。


 


人在年輕的時候很有智慧,到老的時候糊塗了,不是老糊塗,愈老智慧愈高,愈老經驗愈豐富,怎麼會老糊塗了?老糊塗的原因就是把利益看得太重。我們中國有名言,「老年患之在得」,得失心看得很重,糊塗了。因為年歲老了,怕沒有人照顧,所以把錢財就看得太重,名利看得很重,這就糊塗了。


 


如果看得很輕,名推給別人,有能的人讓給別人,利大家分享,有福大家享,這個人快樂,這個人決定不糊塗,他會享受到真正的快樂。你給別人快樂,別人也給你快樂,與民同樂!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八集)淨空法師主講20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