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開示:五戒的具體落實



 


五戒的具體落實


 


不殺生,心地仁慈善良,你的心安理得,你的心是定的、心是安的、心是歡喜的,在佛家講的慈悲心,不殺生。不但不殺生,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傷害的念頭,不但沒有行為,念頭都沒有,愛護一切眾生,尊重一切眾生,你愛護他,他也愛護你。


 


我們學佛的同學都感到自己的業障重,宿世今生沒學佛之前,造作一些對不起眾生的惡事,殺害牠們,吃了牠們。學佛之後知道了,這種心行是錯誤,我們懺悔,改過自新,不但不再殺害,而且加以保護,善待一切眾生,心安理得。


 


不偷盜,不偷盜要做到什麼?沒有去佔一切眾生的便宜。佔一點小便宜這個念頭是盜心,雖然沒有盜的行為,還想佔一點便宜,這是盜心,連這一點也把它斷掉。在取捨之間,我們取只要夠了就行,不貪,我們給別人多多益善。取要少,給人家要多,這是義;不殺生是仁,仁愛。


 


不淫欲是禮,要守禮。禮是講節度,就是講節制,有分寸的,不能過分,不能夠違越。


 


不飲酒是智,飲酒的人迷惑顛倒,酒後往往造作許多罪業,他自己不能控制。


 


不妄語是信,跟任何人往來要講信用。


 


所以這五條一定要完全落實,認真去做,別人不做了我們做。我們很認真去做,在一生當中,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你的心都安,你沒有恐懼。像現在這個社會上一般情形很普遍的叫心浮氣躁。你一定是心悅神怡,跟他們不一樣,所以你身安無苦,這是近的果報。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九集)  2011/8/2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開示:念佛要念到把我忘掉



 


能不能相信我所想的、我所見的?不可以。為什麼?大乘教裡面佛說得很清楚,有念就是妄念。正念無念,連無念也沒有,有無二邊都沒有,這才叫正念。苦樂二邊都沒有才叫極樂,為什麼?那是性德現前,沒有樂在意識裡頭。只要有細微的執著,就出不了六道輪迴;還有細微的分別,就不是菩薩,這個道理總要曉得。


 


回到我們現前的這個位置,我們怎麼修?給你說真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把我忘掉,不要想到我,就是阿彌陀佛,念久了,我執自然沒有,這個好!我執要是念掉,你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生同居土,那生方便有餘土,品位大幅度的提升。


 


什麼時候念佛念到我沒有了,我空、人空,念到這個境界,這是方便有餘土,得事一心不亂。凡聖同居土裡面,得一心不亂那是功夫成片,這個很容易得到,人人都可以得到。得到功夫成片,往生自在了,往生有把握,想什麼時候走,真去得了,念頭一動,阿彌陀佛真來接你。因為什麼?你沒有雜念,你起心動念跟六道三善道、三惡道都不相應,你的念頭全是阿彌陀佛。這比什麼都要緊,而且我們都能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談,我們一定要能做到的,這才行。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二集)  2011/7/24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開示:享口福的同時往往也造下口業



 


現在我們看看餐館,在大都市裡面,你看到酒店,你走進去,你看到那個宴會上、酒席裡面放的什麼東西?全是眾生的屍體!沒有學佛之前叫迷惑顛倒,看不出來,以為那是美味,學­ 佛之後那點良心出來了,看到是什麼?不一樣了,那是屍體,死屍,這還能下嚥嗎?還敢去動筷子嗎?

   
旁邊人看到我們的態度說我們迷信,說我們有福不知道享,他認為那是享福,說是口福。我們今天知道是口業,那也是屬於口業。口業不是欺騙人,你看吃東西這不是口業嗎?這口造­ 業!這是什麼業?總而言之全叫做地獄業。地獄罪滿了之後還要還債,《楞嚴經》上佛說得很好,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現在吃的時候是口福,將來還債那叫什麼?因果定律裡頭­ 叫絲毫不爽,欠命的要還命,欠債要還錢,縱然到無量劫,因緣聚會的時候果報就現前。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現實社會裡頭遇到這些事情,我們就曉得業因果報。別人對我們的傷害,我們不會放在心上,想到可能過去我對他的傷害,今天我的果報清了,這筆帳了了。一­ 般人說我們學佛是阿Q精神,我說阿Q精神就是菩薩精神,不是壞事。一定要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處處退讓。我們自己真正得到的是什麼?心安理得。我們道理明白了,心就安­ 了,無論是順境、是逆境,都歡喜承受。

   
懺除業障、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佛教我們的,我們得真幹。縱然這些眾生過去傷害過我,今天來還債了,我們也不忍心他的生命受到殺害,不忍心做這個事情,那錢財就更不重視了­ 。裡面貪瞋痴慢放下了,外面殺盜淫妄不再造了,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幸福美滿的人生,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九集)  2011/8/2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開示:人天的福報是刀頭舐蜜



 


有一次我在北京,黃念老有一些學生來看我。老居士已經往生之後,北京我還去過兩次。來看我,告訴我,他說念老,他的老師告訴他們,他說淨空法師如果要不往生極樂世界,來世的福報不得了不得了!他跟他們這樣說法。我們今生修善,來世就大福報。來世要不要享?不能享。我們今生修的這個福報,學佛這六十年,來世的果報肯定是帝王。帝王要做多少業、殺多少人!你看看歷代帝王有幾個人有好下場的?不能幹!一看穿了之後趕緊到極樂世界,決定不能幹。連唐太宗都墮地獄,好皇帝。決定不能幹。


 


所以六道輪迴是險道,非常危險,人天那點福報是刀頭舐蜜,非常非常可怕,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去極樂世界,其他的念頭統統把它斷盡,不再搞這些東西,我們就對了。


 


所以一定要相信因果,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很大,他有國王的命,你看人家捨掉,表演給我們看的。出家、修道,為我們示現開悟、成佛、度眾生,一生真的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三衣一缽滿足了。這些統統搞清楚、搞透徹,我們這一生才活得自在、活得快樂。


 


這條路可不是容易走的,不容易發現。所以我感謝方老師,不是他指我這條路,大概我也活不到這麼大的年歲,早就走了,帶著一身罪業走了。指路的人恩德太大了。幫助我完成我走這條路,這後面的章嘉大師跟李老師,真善知識!所以知恩報恩。怎麼報恩?我真正往生極樂世界就真報恩,我要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還搞六道輪迴,他們就嘆息:可惜!會嘆息,對不起老師。幫助你這一生究竟圓滿的解決問題,你搞一半又回頭,又墮落下去,這就錯了,大錯了,那是大不孝、大不敬。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九集)  2011/9/5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開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對這個世間絕沒有絲毫留戀



 


往生正因,經上所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四土三輩九品都不能夠缺少的。發菩提心要像蕅益大師所說的,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對這個世間全都放下,絕沒有絲毫留戀,這樣一向專念,決定得生。印光大師對蕅益大師這個說法讚歎備至,說道:即使諸佛如來應化到這個世間,給《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是讚歎到極處,再無法讚歎了。


 


話是真的嗎?千真萬確。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眼見所聞,要細心去觀察,都在我們眼前表演。現前都不例外,我們確確實實看到有念佛人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沒有生病說走就走了。這些人沒有念過什麼書,聽經也不多,為什麼這麼殊勝?今天我們看看經上所講的往生正因,他全具足了。


 


第一個情執放下了,第二個我執放下、成見放下了,煩惱習氣統統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專求淨土,心裡面、口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別無雜念。這是我們實際上看到的,統統都是我們的榜樣,有年歲大的、有年輕的,都是來做給我們看。我們看了有沒有覺悟?有沒有真的醒過來?


 


這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其他世間、出世間的事,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包括佛法也不是真的。《金剛經》上世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為什麼佛法要捨?自性清淨心當中沒有所謂佛法,這個一定要知道。就好像這個世間有沒有藥?有藥,藥從哪裡來的?有人生病就有藥。如果這個世間沒人生病,藥就沒有了。佛法是藥,這個世間人生病,他需要佛法來治療他。如果都健康、都長壽,沒病,這個地方就沒佛法了,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想清楚,要看明白。


 


世間因果也非常重要,世間果報。為什麼?不能往生的人都留在世間,世間善因善果、惡因惡報,苦樂懸殊太大了。佛菩薩無盡的慈悲,對還留戀這個世間,不能在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一定是勸導大家斷惡修善,不造三途業,就不會受三途的苦報。這個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同時讓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做個對比,然後你就有正確的選擇,你是選擇世間,還是選擇極樂世界?真正的用意是在此地。


 


真清楚、真明白了,我們希望這一生決定生淨土,不再繼續搞輪迴,那就要勇猛精進,要徹底放下。一念念佛,成就三昧,一心專念,三昧就現前。什麼叫三昧?心裡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就叫三昧,這叫念佛三昧。有這樣的功夫就決定往生,而且可以隨時去往生,只要你念頭一動,佛就來接引你。所以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真自在!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六六集)  2011/8/30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開示:自性在哪裡?


 


自性清淨心,科學找不到,哲學也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它?我們今天知道了,它沒有現象。科學跟哲學都要有現象,物質現象,或者是精神現象,或者是自然現象,只要有現象,他­ 們就能找,它沒有,你找什麼。

  
自性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沒有它就沒有法,一切法就沒有,一切法是依它而現出來的,所以它能現,所有一切法都是它現的,所以一切法的本體就是它。本­ 體找不到,不是現象,能現現象,能現自然現象,能現精神現象,能現物質現象,自體什麼都不是。佛法難就難在這裡。你怎樣才能發現,你才真能把它找到?

  
《金剛經》上有一句說,說得妙極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就見到了。諸相非相是什麼?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 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就是諸相非相就見到,見到就見性了。

   
我們今天這句話會念、會講,實際上我們沒見到。我們見到的東西都存在,我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怎麼會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想想佛這幾句話是有道理,一直到我們念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我們有一點彷彿的影子了。我們看錯了,像看電影一樣,怎麼看錯?不知道電影原來是一張一張的幻燈片,它沒有­ 動,我們把它看成一個動的相,實實在在它沒動。錯在自己,不在外面,外面沒錯,我們看錯了,我們想錯了,看錯了叫見惑,迷惑!想錯了叫思惑,見思煩惱。什麼煩惱?不了解事­ 實真相,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六七集)  2011/8/30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開示:一切法既是心想生,宇宙應該要隨我的心想去變化



 


一切法從心想生。遍法界虛空界從哪來的?心想生。既然是心想生,這個大宇宙應該要隨我的心想去變化。這個話一點都沒說錯,遍法界虛空界真的是隨你的思想在變化,你有你的想­ 法,他有他的想法,宇宙之間想法的人可多了,所以整個宇宙現象是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況。為什麼?思想太多了,念頭太多了。

   
好在一、二個人,他那個力量很微弱,有沒有起變化?有,變化不大,真有變化,你說沒有變化那不可能的,只是變化不大。如果你有修行、有道行,心地清淨,意念集中,你沒有妄­ 念,那個念頭的力量可就大了。我們現在這個念頭的力量,被妄想分別執著雜念障礙,所以念頭還是起效果,但是效果很薄弱。

   
心地愈清淨,定功愈深,那個功德就愈大。從這些地方我們就明白,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是修心。怎麼個修法?把心裡一些雜亂東西去掉,像我們開闢一個菜園一樣,先把土地翻一翻,­ 把一些雜草、石頭統統清除,然後菜籽種下去才能豐收。菩提道跟這個是一個道理,我們想在這一生當中證得無上菩提,首先就應該把心裡面妄想雜念把它洗滌乾淨,讓它一塵不染,­ 這個心地是寶地,能生極樂世界,能生華藏世界。如果心地被染污,不知道把它修正過來,煩惱做主當家,它生出來的就是三惡道,就是羅剎、修羅。這些世尊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多。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八集)  2011/9/5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開示:能夠掌握到現前,這種人肯定成就



 


什麼時候無常到來自己要有警覺,隨時都可以到來,這無常就是死了。今天人在這個世間,災難這麼多,誰曉得什麼時候會碰到?我們常常看到鳥獸離開牠的窩,牠出去覓食去了,牠能不能夠安全回來?靠不住。很可能出去之後,被別的動物吃掉,被人誤殺,這就是無常到來,壽命終了。


 


我們在這個世間,又何嘗不是?所以我們要想明天,要想明年,太長遠了,那叫打妄想。真正成功的人作佛作祖,他不想明天,他不想明年,也不想過去,他就抓住現在。什麼人能夠掌握到現前,這個人肯定成就。


 


現前念念不捨彌陀,這個念念,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念,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個人決定成佛。要多久的時間?《彌陀經》上講「若一日」。我們細心去觀察、去思惟,一日可不可能?可能。一秒鐘裡頭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天二十四小時還得了嗎?不但他能往生,真正制心一處,他大成就,他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一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


 


念念提高警覺,也是此地說的,這是佛門裡的老話,「人命在呼吸間」,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裡說的,故云『年壽旋盡』,呼吸一停止,這個人就宣布死亡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一集)  2011/7/24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開示:如何能讓最後一念保持正念?



 


淨宗的好處,就是不斷煩惱,只要求把煩惱控制住,煩惱沒斷,但是煩惱它不起作用,就行,就能往生。關鍵的時刻就是壽命終的最後那一念,最後那一念保持正念阿彌陀佛,就決定­ 得生。

   
平時要練功,最後一念才保得住;平時要不練,最後一念要是錯了,這一生的機會又失掉了。

  
我們相信,每個同學,我們淨宗的同學,個個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世修學這個法門。你要問為什麼你沒有往生,你還搞成這個樣子?就是最後那一念錯了,最後那一念不是阿彌陀佛,­ 想到家親眷屬,想這個、想那個,就完了。也就是你沒有徹底放下,你放下得不乾不淨,才會造成這樣的果報;真的徹底放下,什麼都不留戀,什麼都不想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隨時隨刻都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裡面永遠只保留一個阿彌陀佛,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場所,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 種人決定得生。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六集)  2011/7/26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開示:減少妄念的辦法


 


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靈峰是蕅益大師,蓮池是第八代的祖師,蕅益是第九代的祖師,是為念佛同學最敬仰、最佩服的兩位大德,他們都說把佛號投於亂心,亂心是什麼?妄念,妄念­ 多不怕,念佛。妄念再多,不要去理會它,把我們全部的精神集中在佛號上,只想佛號,不想妄念,妄念自然就少了,自然就沒有了,不要怕妄念。

  
「我念佛妄念多了,不敢念了」,錯了,愈是妄念多愈要去念。

   
念了妄念還是很多,我曾經教同學,他們去做試驗,效果還不錯。我用什麼方法?念佛機,念佛機你戴耳機,不要吵到別人。你把聲音放大,唱出來滿耳的聲音全是阿彌陀佛,其他的­ 妄念就不會進來。就是大聲念,大聲念怕吵到別人,戴耳機,用念佛機。這個大聲就是震撼自己,把妄念把它嚇走,這個方法有效果。這是祖師提供我們念佛的方法。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五集)  2011/7/26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開示:煩惱習氣發作的時候怎麼辦?

allowfullscreen="true">


 


煩惱習氣人人皆有,這不能否認的,六道眾生哪個沒有?沒有緣觸動,它伏在那裡,它不發作,可是有緣觸動,它就爆發,什麼時候發作他自己都不能控制,說發作就發作了。


 


這在佛法裡叫修行,行就是行為,特別指這些不善的行為,不善的行為要把它修正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行為。從哪裡修?從心地上修,心地是念頭,不善的念頭才起來,這一覺悟馬上把它放下。因為言行是聽念頭指揮的,念頭善,言就善,行就善;念頭不善,言就不善,行就不善。所以修行懂得這些道理,把念頭抓住就容易了,不許可有不善的念頭。


 


止不住的時候怎麼辦?念佛,無上法門。止不住的時候大聲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統統歸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純淨純善。阿彌陀佛的本意就是我們自性清淨心,我們自性的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真實義。


 


古德說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回來得快,把這個爭就化解;回來得慢,他就產生爭論。學著不與人爭,無理不爭,有理也不爭,這是真修行人,大修行人,表現出來的確實是前面所說的「淨定安樂」。這個樂不是狂歡,而是心情愉悅,表現在身心上滿面的笑容,一種喜悅相。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0八集)  2011/7/22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開示:冤家宜解不宜結



 


經上有這個故事,琉璃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國王,他跟釋迦族有冤仇。怨是過去生中結的,這在《釋迦譜》裡頭都有記載,不是前世,也不是再前世,這是過去很長很長的時間。琉璃王這一群,那個時候他們在畜生道,在一個魚池裡面,他們是一群魚,琉璃王就是這個魚裡面的頭目。釋迦族在那個時候是些漁夫,捕魚的人,有一次他們想把這個池塘的魚統統打撈起來,把池塘的水放掉,魚全部殺掉。這一群被殺的這些魚怨恨不滅,生生世世記著要報仇。釋迦牟尼佛出世了,生在釋迦這一族;那些魚呢?魚現在變成人,琉璃王這一族。無量劫前的怨恨,小小的一點事情一挑撥就變成戰爭,釋迦佛想阻止這個戰爭,阻止不住,如是因,如是業,如是果,如是報,救不了,怎麼勸不聽、不接受,一定要把這族滅掉。最後釋迦佛就勸大家逃亡,所以他的家族逃到西藏,在後藏,以後就沒有回去,就在西藏落戶,所以釋迦族也算是中國人。


 


這樁事情,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釋迦族整個這一族逃到後藏。這是用這些事來告訴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什麼樣的怨恨都要把它看破,要化解,決定不能結怨,結怨後果太悽慘,生生世世多少世都不能夠解決,愈結愈深,連佛菩薩都無可奈何。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0八集)  2011/7/22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開示:學布施,慢慢捨

allowfullscreen="true">


 


自己要懂得約束自己,這屬於戒律。開始放下是從身外之物,統統捨盡了,我那個時候跟章嘉大師學,大師教我慢慢捨,學布施。


 


我記得我出家的時候捨盡了,生平喜歡讀書,點點滴滴省下來統統是買書,所以書不少。李老師在台中辦一個慈光圖書館,全部捐給慈光圖書館。出家只是一身換洗衣服,一個鋪蓋,揹在身上就走了,在臨濟寺出家。出家時候穿的出家人衣服,是一些老和尚他們送給我的,全是撿他們的舊衣服,很自在。


 


出家的時候,需要經典,有居士們供養,我不要錢,我說:你買書給我,我想要什麼書你去買,買來給我。那個時候買的書都是非常好的線裝書,從香港買的。香港是智開法師,我以為是老法師,寫信對他都非常恭敬,以後見面我們同年,對我幫助很大。因為我們有信用,我買書要書的時候沒有錢,我想要的,他那裡有他都會寄給我,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給他。所以人家要供養的時候,我一套書多少錢,你給我寄到智開法師那裡去,付他這個帳。他幫助我太多了,因為這些書在台灣沒有印的,沒有出版的,找不到的,都從大陸上流出來的。現在這些書多半都放在澳洲,另外一部分,我已經交給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翻印。像現在印的《華嚴經》,原本是線裝本,這個原本交給基金會保管。我用都是用印出來的,印出來的上面可以寫字沒關係,原本不可以,原本要做底本用。


 


所以束斂非常重要,就是前面講的「當自端心,當自端身」之義。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四0集)  2011/8/14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開示:收攝六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靈峰蕅益大師,這兩句話是他說的,「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這是講到念佛法門,至少每天在修行定課用功的時候,我們六根決定不緣外頭六塵境界。


 


你在念佛看到有人經過,還仔細看一下,你受他影響了,你心往外頭跑了。聽到外面有聲音,不管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你只要有反應,你的耳識跑到外面去了。


 


怎樣才收攝六根?念佛的時候心裡只有佛,外面東西沒看見,外面音聲沒聽見。為什麼?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個心是什麼?就是心識,你眼識收起來了,視而不見,耳識收起來了,聽而不聞,你所聽到的、所聞到的就是那句佛號,這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什麼東西?念佛三昧現前了,這就是六根俱攝,六根自端。


 


靈峰大師這兩句話講得好,我們的心本來是妄念很多的,一集中在佛號上,妄念就沒有了,妄念全變成阿彌陀佛了。心既是佛,六根自然統統都是佛。六根是佛,給諸位說,六根對象六塵也是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三八集)  2011/8/13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開示:冤親債主找麻煩怎麼辦?



 


這些年來,好像是整個宇宙、整個世界來了一個總清算。許許多多學佛的同學,在家、出家的都有,冤親債主來索命的、來討債的,時有所聞。這個事情不是迷信,不是假的。

  
也就是最近大概三個月之前,有個學佛的同修,在家的,他氣喘病很多年了,老是治不好。閉一個月關念佛,發現氣喘是一個冤親債主住在他身上,叫他受這個罪,這才發現了。發現­ 之後他真懺悔,他稱氣喘菩薩,稱他這個債主,要求他不要跟他為難,讓他能夠把經念好,能把佛號念好,希望這個冤親債主菩薩跟他一起修行,他把自己修行功德迴向給他,求生淨­ 土。這個心一發,果然氣喘病就沒有了。他說氣喘菩薩在不在?在,就在他身邊。一個月以後,他告訴他,阿彌陀佛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他氣喘病就沒有了,不用治就好了。

  
以後立刻就想到,他臉色很難看,他就想到了,是不是又是冤親債主找的?果然沒錯,是冤親債主。他臉真是不好看,像酒糟一樣,他叫他酒糟菩薩。也用這個方法求阿彌陀佛,阿彌­ 陀佛真慈悲,把他接引到極樂世界去。這兩個毛病很多年,得了很多年都沒辦法,非常痛苦,這問題解決了。

  
所以讓我們回想,我們身體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肯定都是冤親債主住在身上找麻煩的,不學佛的人不知道,要受煎熬,要受報應。學佛的人明白了,給他迴向,給他供牌位,超­ 度他。他歡喜了,離開了,你的病就好了。所以自身、家庭都得好處。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四二集)  2011/8/16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開示:以真誠恭敬才能解開怨結



 


我們遇到有通靈的人,他們有這個特異功能能看到,看到有人後頭冤親債主一大堆跟著,這個人活得很辛苦,好像很累。他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累,後頭一大堆冤親債主跟著他。工作固然累,如果歡喜心做工作不累,後面跟著一大堆還能歡喜得了嗎?這一大堆跟著我們肯定影響情緒,你心情不好。


 


所以我們懺悔,現前造的業,自己知道,心裡有數,要懺悔。過去生中造的不知道,但是自己想想,雖然不知道,肯定有,不但有而且很多,我們常常能做這樣想是好事情,為什麼?每天念佛、誦經、做好事,都能迴向跟大家分享,以這個功德供養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回心轉意,大家一同念佛求生淨土,好!怨恨不能化解,不但障礙我們開悟,它會障礙我們往生。所以,彼此雙方都痛苦,何必?


 


明白這個道理,愈是跟我過不去的人,我對他愈要恭敬。毀謗我的人、批評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不管是非對錯,他錯、我對,不管這些,統統要以真誠心來對待,這個結才能解得開。如果迴避,不好意思,自己曉得錯也不敢承認,面子問題。那好了,面子問題將來你就到三惡道去受罪,為什麼墮三惡道?面子放不下,這虧吃大了。


 


這些冤親債主他放不下,我們放下,他沒有放下,我們每天給他迴向,我們在佛前給他供長生牌位,我們能盡心做到的統統做到,這就對了。見面我們一定很客氣,謙虛、恭敬,不管他什麼態度,我們表達自己的誠意,這叫修行。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觀念,叫真修行。


 


每天拜一千拜,念十部《無量壽經》,念一萬聲佛號,不管用,你心不清淨,心裡還有怨恨、還有不平、還有煩惱習氣,這怎麼行?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叫實質?內心的清淨、平等、真誠、恭敬,這實質。果然誠於中必定就形於外,不懂禮節,他也是很恭恭敬敬,他沒有學過,因為他內心真的誠敬自然表現在外面。


 


經上講善惡因、禍福果,追命所生,這跟著你;將來果報,或在樂處,這三善道,或入苦毒就三惡道,全都在眼前。佛在經上提醒我們,讓我們細心觀察,統統在眼前,看清楚、看明白了,回光反照,想想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叫修行。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二四集)  2011/8/5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開示: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基礎

allowfullscreen="true">


 


人與人之間相處,「和」比什麼都重要。


 


佛教弟子他沒有組織,真正是一盤散沙,為什麼這些同學都能守規矩?就是釋迦牟尼佛提的六和敬。人人自愛,人人想著與別人和,不要求別人與我和,個個都要求我跟別人和。所以團體雖然不小,我們估計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他那團體不會少過三千人,這樣大的團體和睦相處,他是六和敬的團體,人人都自愛。他能量的來源就是世尊天天教導,天天講學,天天教導,每個人自動把六和落實。


 


六和裡頭最難的一條就是「見和同解」,現在人講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共同的認知,這是和睦的核心。如果沒有這個共識,和睦做不到。


 


佛法的共識是什麼?佛沒有說:你們想的都錯了,我想的是對的,都得要照我的想法。你們想想,有人能服他嗎?沒有,那做不到。佛的共識非常巧妙,教我們什麼?放下,放下不就和了嗎?你說你有理,放下;他說他有理,放下。大家統統都放下,和了,沒事了,妙極了。你看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不全和了嗎?這每個人服了,我放下,你也放下,六和敬是建立在這個道理上,在這個基礎上,沒有人反對的。


 


在淨宗法門就更特別、更殊勝,一切放下,阿彌陀佛,統統都歸到阿彌陀佛不就和了嗎?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0八集)  2011/7/22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開示: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怎麼辦?

allowfullscreen="true">


 


我們念阿彌陀佛,當中又想別的事情,這個就斷掉,這不是無間。所以我們凡夫念頭非常複雜,修什麼法門都不容易成就。不容易成就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就是等無間緣出了問題,我們講雜念太多、妄想太多,這個就是等無間緣這個緣沒有了,雖有所緣緣,還是不能成就。


 


像我們念佛,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念佛三昧沒有得到,還不就是妄想雜念太多嗎?念佛當中夾雜著妄想,那個等就沒有了,無間雖然有,沒有等,你前念跟後念不是一個念頭,你當中有雜念。所以這個字是個關鍵的字眼。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沒有雜念在其中,這叫等無間緣。


 


印光大師教我們三個清楚,這是希望我們真正能夠念念都有等無間緣,用意在此地。佛號從心裡生出來,從口裡念出來,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進去,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句佛號是第幾聲,記得清清楚楚。他記數只是記一到十,一到十、一到十就這樣記法,不要記數字,也不要用念珠,用念珠分心,說得都很有道理。他老人家一生就用這個功夫,用得很得力,教別人,別人學他這個方法功夫也能得力。


 


胡小林居士,很多人認識他,他在過去念佛一直就是功夫不得力,雜念太多,以後看到《印光大師文鈔》上這一段,他就開始練,練得很有效果,他一直練了四個月,才把這些信息告訴我們,確實有效。我們這邊也有幾個同學也在練,果然有效,好。


 


要保持這個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放下萬緣。我們的緣慮太多,很多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肯定還是打閒岔。不能不放下!那工作怎麼辦?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把念佛放下,念佛的時候認真念佛,這樣就對了。工作的時候想著念佛,念佛的時候想著工作,工作沒搞好,佛也沒念好,兩面都失掉,這就錯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六七集)  2011/8/30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開示:順應這個時代的禮敬諸佛



 


「一者,禮敬諸佛」。


 


禮是從外表說的,敬是從內心說的,內心恭敬,外面表現得有禮節。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懂得,禮還是要遵守世間的一切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古今的禮不一樣,中外的禮也不一樣,恭敬的心完全相同,表現在外面一定要隨順這個時代,隨順一般人的風俗習慣。譬如佛門裡面最大的禮節,現在還是頂禮,右繞三匝現在沒有了,普通還是頂禮三拜。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適不適用?不適用了。你很恭敬,見到法師就頂禮磕頭,讓別人看到不敢學佛,學佛要跪到磕頭,這佛不能學。你這一拜,把很多人學佛的這個心拜掉了,所以不可以。現在人的禮節是三鞠躬,我們合掌問訊,這個好。所以我就不贊成人家大庭廣眾當中,尤其公共場所,一見到,在飛機場見到也磕頭頂禮,把人都嚇壞了。通情達理,在什麼場合行什麼禮。


 


你說伊斯蘭教,回教徒,他們最敬禮是擁抱。我們跟他常常往來,在他那個場合當中我們也抱抱他,他歡喜。所以一定要懂,通權達變。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大庭廣眾、公共場所不要拜,問訊就對了。拜,好像我們很恭敬,嚇了很多人不敢學佛,這個因果責任你要負擔。


 


所以禮敬,心是平等的,完全平等,在形式上不一樣。我們見到佛像可以,我們拜三拜沒有問題,人家問為什麼?我們對老師的尊重。你看老師已經離開我們三千年了,我們見到他還是這樣熱愛,還是這麼尊重,那眼前的老師,哪有不尊重的道理!中國人拜祖先,供祖先牌位拜祖先,祖先什麼樣子也不認識,但是你還紀念他,外國人感覺到奇怪,我們把道理分析給他聽,他說有道理。對祖宗有尊敬的心,對父母一定孝順。所以《論語》裡面講得好,這些禮節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好好的學習,這個社會風氣就厚了,人心就厚了。所以它收到教學的效果,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稱讚如來,絕不要把別人的不善放在心上



 


第二,「稱讚如來」。你看看,第一句禮敬諸佛,範圍非常廣大,對一切眾生。眾生兩個字的意思要很清楚的理解它,眾是眾緣和合,生是生起的現象,你看這個意思多廣。我們身體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這個身相,這個身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你想想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樹木花草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山河大地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然後你才曉得,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現象,現在科學家把它分為三大類,第一個物質現象,第二個精神現象,第三個自然現象,三種現象都不外乎眾緣和合而生,那這個眾生的範圍就太大太大了。所有這些眾生我們都要禮敬、都要讚歎。他是善的我們要讚歎他,不善的,不善的就不能說,而且不要放在心上。不善的看到就像沒看見,聽到像沒聽見,絕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心,古人講得好,心是良心,你的心本來純淨純善,這是你的真心,純淨純善。現在的心不善了,為什麼?你很喜歡把別人的骯髒東西放在心上,變成別人的垃圾桶,你還以為你很聰明。哪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良心做為別人的垃圾桶?全裝些壞東西,好的東西不收,全收集壞東西,這個大錯特錯!


 


禮敬諸佛,佛是從相上看、從外表上看的,絕對沒有分別執著,但是稱讚就不一樣。你看稱讚,他說如來,他不說諸佛,如來是從自性上看的,不是從外表上看的。換句話說,稱讚跟禮敬有差別。禮敬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見到一切眾生都平等。可是稱讚就有分別,他是善的,我讚歎他,他是惡的,不讚歎他,這就有差別。那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標準很多,真的有初級、中級、高級,差別很大。絕對的標準、最高的標準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太高,我們做不到。佛教給我們最高的達不到,佛就給我們一個一般的標準,在佛法裡面第一個標準十善,這十條就是善惡的標準。十善第一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邪行就是不淫欲;不惡口,惡口是說話很難聽,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妄語,妄語騙人,口這四個標準;意,起心動念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與這十條相應就是善,與這十條不相應,那就是惡。所以我們稱讚如來要用這十條標準,隨著我們修學然後慢慢再提升,這是最低的標準,五戒十善。


 


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的,跟這個非常接近,中國老祖宗教我們有四科,就是四個科目。第一個是五倫,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一定要懂得。現在關係亂了,關係亂了社會就亂。五倫第一個父子有親,這個親是親愛,這個親是天性,不是學來的,是屬於自然的,沒人教,這個親是親愛。現在還能看得到。我是前幾年,應該有七、八年前,我在日本參加聯合國的一個和平會議,跟到我的這些同修們,在家居士很多,有二十多個人,他們跟在我身邊。我們在外面散步,有個年輕的媽媽,也是我們自己同學,推了個小孩,她的兒子,四個月大,非常可愛,推個小車。我走到路上突然叫大家停下來,我說你們看,看父子有親,你們來觀察這個。你看小孩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動作,他對他媽媽那個愛,媽媽對他的愛,你們細心觀察,在這裡看到自性的流露,能看得到,三、四個月大。大概六個月以後看不到了,為什麼?學壞了。他天天看電視,電視天天教他,就不一樣了。所以三、四個月很天真,他還沒有受什麼嚴重污染,你能夠看得出來父子有親。所以我們老祖宗真有智慧!這是外國人讚歎,不是普通人,湯恩比博士讚歎。他說中國,古時候中國人最懂得教育,他們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這全世界其他的國家族群都比不上。


 


中國人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懷孕,叫胎教。小孩一出生,眼睛張開他就會看,他就會聽,他已經在學習了,你不能瞧不起他,你不能小看他,他很認真在學習。他從哪裡學?就是父母、大人,在他周邊的,言談舉止統統影響他。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的,也不是教小朋友背的。《弟子規》是怎麼回事情?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從前的家是大家庭,兄弟都不分家的,女孩子嫁出去,男孩子兄弟不分家的,這大家庭,五代同堂是很正常的事情、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嬰兒在搖籃裡面就看他的父母怎樣對他的父母,就是對他的祖父母,怎麼樣對待他,他就學會了。所以《弟子規》是自己盡孝做給嬰兒看,看多久?三年,這一千天叫紮根教育。三年天天看、天天聽、天天學習,根深蒂固。三年的成就,古人有個諺語說「三歲看八十」,八十歲都不會改變。他學什麼?學孝親。孝親學到了,尊師就順理成章。到小朋友六、七歲上學,懂得尊師重道,他會成就。


 


特別是上學的頭一天,這個事情我幹過,應該是六歲的時候,我上學比人家早一年。私塾,私塾是家庭子弟學校。那個時候我們的家真的已經是家破,人都散掉了,所以我們依靠的是姑媽,那是個大家族。我的姑父兄弟十個人不分家,是大家庭,我們依靠他家,在他家的祠堂裡面有家學,我們去上學。父親帶著我,帶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就是束脩(禮物),進到學堂,學堂是祠堂,大殿上供的孔子的牌位,沒有畫像,「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字我都記得很清楚。我在沒有上學的時候我父親教我認字,大概認識有三百多個字,所以那上面的字我都認識。老師帶著同學,同學是站在兩邊,老師站在孔子牌位旁邊,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那是清朝時候的禮節,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三跪九叩首。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們看多了,為什麼?每個新同學進來都要行這個禮。你看看,父母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老師的話我們還能不聽嗎?不要講的,自然就聽話。老師要不認真教好學生,怎麼對得起人家的父母?人家父母對你多尊重,人家這一個家族對你多尊重,你能不認真教嗎?都是真心流露。現在沒有了,所以師道沒有了,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佛是師道,佛是老師。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為什麼當年釋迦牟尼佛弟子四面八方去推動佛陀教育,有些地方一、二百年沒有了,三、四百年沒有了,六、七百年沒有了,只有在中國,兩千多年它還不衰,還能存在,什麼原因?中國人重視孝道。它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孝道沒有了,師道也就沒有了。所以現在沒有了。如果不能恢復起來,這個世界的動亂,不會再有和平,真的。有一些國家領導人見面的時候他問我,他說法師,你看這個世界還能恢復和平嗎?聯合國主導的世界和平會議我參加了十幾次,那是集合全世界的真是菁英、學者、專家,這個會開了差不多四十年,世界愈開愈亂。我現在年歲大了,我不參加了,以前我代表澳洲大學,昆士蘭大學、格里菲斯大學,以教授的身分去參加這個會議。南昆大這個地方它送我一個博士學位,所以也是我的母校。信心,對於現在這個,信心沒有了,怎麼能安定和平?所以這個事情必須是把教育重新再恢復起來,特別是宗教教育。為什麼?今天社會上的教育,有學辦事的教育,科學技術教育,做人的教育沒有了,不教你做人。所以倫理的教育沒有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因果的教育沒有了,人都學壞了,社會怎麼會不動亂?這大問題!


 


今天要救這個世界,我常常想著只有宗教,怎麼樣把宗教團結起來,把宗教回歸教育。我跟宗教接觸得多,我接觸都勸他們要講經、要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一輩子,四十九年一天沒有空過。我出家遵守老師的教誨,老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就真幹。我從出家那一天起就開始講經。我講經是做居士,沒出家之前學會的,所以一出家就教佛學院,就在外面講經。現在寺院裡面這些經懺佛事我沒有參加過,一生講經教學。是相當辛苦,受很多委屈,但是我不會怪別人,為什麼?這是歷史、社會所造成的,不是他們的過錯。我們把講經教學疏忽了兩百年,日本的佛教把這個疏忽了四百年,你怎麼可以怪人?我們今天要發心從頭做起,把佛教教育帶起來。它是教育,經典是教科書,這個內容非常豐富,值得我們學習,學了決定有好處、起作用。所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要有智慧去辨別,善心、善行我們讚歎,不善的心行我們不讚歎,不放在心上。別人的善言善行放在心上,不善的統統不放在心上,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這就對了,我們真正跟釋迦牟尼佛學到東西了。


 


中國傳統這第一個科目裡頭是倫理,倫理的教育,這中國重視教育,為什麼?希望父子這種親愛能夠在一生當中保持不變,這是中國傳統教育裡頭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希望這種愛擴大,從你跟父母之愛,父母跟子女之愛,推行到愛你的兄弟、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居、愛你的鄉黨,愛社會,愛國家,到最後是「凡是人,皆須愛」,推廣。所以中國傳統教育是愛的教育。最根的那個點,原始點,就是父子有親這個親愛。這樣的教育,社會能不好嗎?人生能不幸福、能不美滿嗎?真的,你真照做,確實生活美滿。這是外國人佩服的地方,中國古人懂得這一套。


 


做人基本的德行,這是性德,五個字,五常,常是永恆不能變。第一個是仁,仁愛。念頭念念要想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願意接受的我就不可以加給別人,我喜歡的別人也喜歡,常常想著自己就想到別人。第二個講義,仁義。義是循理,今天講合情合理合法。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第三個是禮,禮是講禮節。禮是有節度的,不能夠超過,也不能不到。最敬禮三鞠躬,你就三鞠躬就好,叫禮節。人家三鞠躬,我四鞠躬,我特別恭敬一點,那是巴結,超過了;人家三鞠躬,我二鞠躬就可以了,二鞠躬是傲慢,你還不到。所以一定要符合它的節度,它統統有節度的,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第四個是智慧,我們講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會出問題,用理智不會出問題。最後一個是信用,頭一個要自信。信用裡頭,中國人講信,相信自己什麼?相信自己本來是聖賢。學佛相信自己本來是佛菩薩,你才能成佛菩薩,不相信自己是佛菩薩,永遠不會成佛菩薩。不相信自己的心是本善,你永遠做不到善人。所以相信自己本性本善,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我努力學習,我恢復到我自己的本位。


 


中國教育就是講這些,不講升官發財。升官發財是小事情,你的德行好了,有智慧、有德行,你生活自然可以過去。只要吃飽穿暖,有小小的房子可以遮蔽風雨,活得多自在、多幸福,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今天世界上這些拉雜問題你都看得很清楚,為什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旁觀,我不在裡頭,你就會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你就有智慧幫助他解決問題。基本的德行,衍生出來的就是八德。所以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教給後人的,歸納起來總共十二個字,不多,這十二個字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人,千萬年來就這十二個字,老祖宗世世代代相傳。我們今天把十二個字全丟掉了,所以災難來了,把十二個字找回來,災難就化解了。所以佛法裡面講的底限,十善、三皈五戒,我們認真努力把它做到,這叫真正學佛。與這個相應的稱讚,與這個不相應的不放在心上,叫稱讚如來。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最大的供養是布施歡喜、布施恭敬



 


「三者,廣修供養」。供養是下對上,一般叫布施,用最誠敬的心。普賢菩薩,他看一切眾生都是如來、都是佛,所以他沒有布施,他只有供養,最恭敬的,最恭敬的心幫助別人。如果說我們自己生活很清苦,沒有東西能供養別人,我們的禮節可不可以供養?我們的笑容可不可以供養?太方便了,不一定要花錢。最大的供養是布施歡喜、布施恭敬,這個人跟你接觸都會歡喜。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幫助別人,而且什麼?不求回報,在佛法裡講與一切眾生廣結法緣。你要幫助人,人家要能夠接受,那就得有緣,沒有緣,你幫助他,不接受你的。所以結緣在佛法裡頭就比什麼都重要,與一切眾生結緣。


 


我們在圖文巴十年了,這個十年,我覺得我們自己修行不夠標準,距離標準差得很遠,但是跟圖文巴市民結緣我們做得很成功。這個十年來,我們關心他們,我們愛護他們,我們幫助他們,方方面面,全心全力照顧他們。我們自己在物質生活上盡量節省,多餘的這些財力幫助這個社會,人緣好!我到澳洲來,跟澳洲政府的緣結得很好,從聯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關係都非常好,人民對我們非常好,這個很難得,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現在十年了,希望底下這個十年我們認真修行,把佛教的精神,把佛教的文化,落實在這個地區,那真叫無量功德。真正努力去做,這個地方人都有福報,這個地方人不會有災難,就是把佛法這一點基本功做到了就能夠消災免難。但是人,頭一個要放下自私,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是障礙,所有一切善行的障礙,所有一切罪惡的根源,我們要連根拔除,就是不能有自私自利,這點比什麼都重要。要廣修供養,供養有財供養、有法供養、有無畏供養,有這三大類。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業障一定要懺悔,修學才能有成就



 


「四者,懺悔業障」。這是對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修學為什麼沒有成就?就是因為自己有業障。業是不善的起心動念,不善的言語造作,這叫造業。業會產生障礙,障礙我們的善心,障礙我們的善行,障礙我們對於經教的理解,障礙我們修行功夫向上提升,會造成這些障礙,這個業障一定要懺悔。


 


所以佛門裡頭有早課、晚課。我們淨宗成立有二、三十年了,最早是在美國成立的,我們就提出修學的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是:淨業三福,這第一個,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六波羅蜜,第五個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五個科目。希望我們常常想著,起心動念與這個科目有沒有相違背;如果相違背的就不能想、不能做,如果是相應的我們就應該做、應該去想,用這個標準來修行,來做懺悔的項目。


 


每天早課,我們採取的經文是本經第六品四十八願,希望我們能夠認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理解、能夠向他學習,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早課的目標。晚課是本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一共六品經。這六品經講什麼?講持戒,裡面講的是五戒十善,講得非常詳細。每天晚上反省五戒十善我們有沒有做到,有哪些地方違犯了,應當要把它改掉,後不再造,這叫真修行。


 


我們學佛六十年來,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都曾經涉獵,最後我們選的這個法門,選的這部經典,做為我們這一生唯一的依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現前真修行人,身心健康,這是自己的幸福,家庭美滿,事業順利,幸福圓滿你都能達到。與任何人交往,本著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無往而不利。一門容易得清淨心,清淨心起的作用是智慧,不生煩惱,充滿了智慧。這個就是過去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學佛,實在講就是被這句話打動了,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們一定要爭取。我那個時候二十六歲,本來對宗教沒興趣,以為這是迷信,不接觸。聽到這句話,聽到他老人家的介紹,才曉得,佛教不是迷信,這裡頭有大學問在,有真實的功德。看到老師的晚年,在學校開的課程全是佛經,我們就相信了。他晚年大概二十多年,在學校開了大乘佛學,這大單元,一個大單元要講一、二年,大概是二、三個學期,大單元,講「魏晉佛學」、「隋唐佛學」、「華嚴哲學」,講這些東西。我們才知道真的不是迷信,在大學裡頭開課。所以業障要懺除。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跟大眾相處要放下主觀觀念,要能夠隨順大眾


 


第五「隨喜功德」。懺除業障之後一定要懂得隨喜,隨喜就能夠破除自己的身見、邊見、見取見跟戒取見,有這個功效。也就是我們跟大眾相處要放下主觀觀念,要能夠隨順大眾。大眾有小錯都可以隨順,重大的錯誤不能隨順,要講解清楚。小毛病,沒有什麼大礙事的,統統隨順,大家歡喜。如果個人主觀觀念太強,都要別人順著我,我不能順著別人,這個很難跟大家相處;什麼人都可以隨順,這就很容易相處,讓這個團體一團和氣,真正做到成為六和敬的團體。所以隨喜功德非常之大,它還能夠破除我們嫉妒心。


 


嫉妒這個障礙很嚴重,這個心人人都有,從小朋友都看到。你看小朋友,五、六個月大的小朋友,還不會說話,你放一個糖放在這裡,兩個小朋友就會去搶,搶不到他就會生氣,就會哭、叫著,你就能看得出來。這個煩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隨喜能夠把它化解掉,沒有嫉妒,別人有好事情我們隨喜他,我們有能力幫助他、成就他,全心全力成就。成就,他有多少功德,我也有多少功德,隨喜的功德把他的功德不是分給我,一樣的,他並沒有損少,我也沒有增加,我的這個功德跟他的功德同時起來,不能破壞。破壞的時候,破壞他只破壞三分,破壞自己七分,不合算。所以障礙別人實際上是障礙自己,成就別人是成就自己圓滿功德,何樂而不為之!他做我做都一樣,他做我享他的福多好!所以人要懂得會享福。他能造福,我享他的福,這是聰明人。他造福,我討厭他,我嫉妒他,我要破壞他,那不是破壞他,是破壞自己,自己要辛辛苦苦苦一輩子,沒福享。為什麼?福都被你折損掉了,都被你自己破壞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隨喜的好處,隨喜不可思議。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請轉法輪功德第一大



 


第六要「請轉法輪」。前面是自己自行,自己成就之後,你看看這十條,前面的四條是基礎,基礎第一個是從禮敬,可見得這一條重要。現在的人沒有禮,不知道敬。聖賢的教育,心性的學問,第一個條件就是禮敬。沒有禮敬,佛菩薩來教你,孔子來教你,都沒有用處,你都得不到。由此可知,這個問題重要。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百分誠敬你就得百分利益,如果是萬分誠敬,那你當下就開悟,你就成佛了。這是聖學,心性之學,關鍵的所在,不能不誠,不能不敬,要用真誠心。昨天我們講的中住菩薩,心一定要住在中道,不偏不邪。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用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中住。有分別,偏了;有執著,邪了;不偏不邪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完全用智慧,這裡頭沒有情識,菩薩之所住處。


 


稱讚、供養,這是修基本的福德,廣修供養是修福。人都想發財,都想升官,都想有智慧,都想健康長壽,佛能不能滿我們的願?要不滿我們的願,我們這個佛學了到底得到什麼?佛確實,先滿足你的欲望,這就沒話說了。你所想的這些東西是你自性裡頭全都具足,你一樣都不缺。但是你迷失了自性,雖有,它不起作用,所以生活還是非常艱難。那財能求得到嗎?求不到。如果財隨便有方法能求到的,我相信孔子要向你學習,釋迦牟尼佛也得向你學習。那個人有財富,他命裡頭有,命裡頭沒有不行。所以因果教育裡頭講,「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裡頭的財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修的。他修得多,他這一生財庫裡面多,過去生中沒有修,這一生當中物質生活就缺乏,就很辛苦。


 


怎麼修的?佛就教給我們財布施。過去生中喜歡用財布施,有錢自己省吃儉用,把多餘的錢都布施給別人,那是愈施愈多,財是這麼來的。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我這一生不生病,為什麼?醫藥費布施掉了,我沒有醫藥費。圖文巴我們這個醫院,我每個月捐給它一萬塊錢醫藥費,幫助貧苦的,他們看病沒有醫藥費,拿這個,一年十二萬,十年了。還有一個基督教的安寧中心,那是照顧病危的人,基督教辦的,辦得非常好,它不分宗教。這個重要,人在臨危的時候需要照顧,他們照顧很周到,我去參觀。他們也是缺乏經費,我也是一年給它十二萬,大概有七、八年了。我的醫藥費布施掉了,健康長壽就這麼來,你們去買什麼長壽保險,不如我這個幹法。老市長,上一任的市長,他非常照顧年輕人,這個城市年輕人吸毒的很多,他搞一個戒毒中心,也是缺少經費問我要三十萬,我送給他,幫助青少年戒毒。因為他自己兒子也是犯了吸毒的,他是花了八年的時間把他轉過來,很辛苦。所以他知道這個東西很嚴重。對小孩他照顧很周到,那市長很好。所以我們盡量幫助社會。錢真的是愈來愈多,愈多就愈多做事,不要留住,留住就是罪業。這個世間多少人需要錢用,你怎麼可以把錢放在銀行裡?不可以,要拿出來用掉。


 


我這一生修這布施,我是學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四眾供養,他老人家只做一樁事情,印經。這個好,印經是法布施,幫助人開智慧。他將這個供養的錢建立個印刷廠,在蘇州報國寺,叫弘化社,那是印光法師做的。這個基金就是對老和尚的供養,全部投入這裡頭。我們今天曉得,這部經真的是寶,寶中之寶,我們希望大量流通。全世界有七十億人,能不能一個人一本?所以有錢就印、有錢就印。希望質量要印得好,人家看到生歡喜心,拿到手上真的如獲至寶,我們幹這樁事情,經流通。我天天講,我活一天講一天,別人邀請我講演,不講演,講經。到哪個地方去,一次也講經,兩次也講經,我們就講這部經,替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宣傳,讓大家認識這部經、認識這個註解。我們認真好好的來學習,將來個個都成就,在這個世間過著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謝老師,我的攝影棚裡面,講經的時候,老師的照片都掛在我的對面,念念不忘老師之恩。所以不要積財,要積德,德裡頭有財,財裡頭沒有德。積德,德裡頭有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必須要懂得。


 


壽命可以延長。我的壽命,有很多老同學知道,我的壽命四十五歲,現在多活了四十年。自己壽命業報的,延長的壽命是佛力加持的。為什麼要多活幾年?多講一些經。活在這世間幹什麼?講經的,一天四個小時。我每天讀經大概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這我每天的功課,多麼自在。這一生當中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幹自己喜歡幹的活,社會雖然動亂,對我沒有干擾,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就是真正的幸福美滿。我這一生也沒有居住的地方,到處都是家,一生像釋迦牟尼佛遊化在世間,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過去邀請講了不少經論,大家喜歡聽什麼,隨喜功德,我都答應,現在不隨喜了,現在找我,就一部《無量壽經》。這個好,《無量壽經》太好了,裡面道理圓圓滿滿什麼都有,世法佛法全在其中,這一部就足夠了。


 


自己成就之後,那就得請轉法輪。功德,什麼功德最大?請法師講經教學的功德第一大。在古時候,交通不方便,資訊不發達,辦一個講經的法會,無論時間長短,長的大概一個月,短的一天,這一次,三次到五次的比較多,請法師來講經。上午、下午這上課,一般是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大眾在一起學習,幫助大家覺悟,這個功德比什麼都殊勝。現在方便,現在我們用衛星、用網路,全世界都可以看到。雖然衛星沒有下載,有電腦都能收得到。所以現在電腦方便,電腦可以收看網路,也可以收看衛星,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是過去做不到的,我們現在做到了。所以我們可以天天都在一起,都在一起學習。


 


有問題,念阿彌陀佛,別問。阿彌陀佛念多了自然就通了,問題就解決了,妙不可言。還有什麼?多聽經,多聽經也能解決問題。我是上個月,有個同修從中國大陸來的,到香港來看我,聽了一次經。聽完之後告訴我,他有好多問題要來問我的,結果一次經聽了之後他全解決了。所以多聽經,多念佛,多做好事,好事就是布施,學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用自己的財力可以做,用自己身體做義工,義工叫內財布施,功德比外財大很多倍。尤其是真誠心、慈悲心來做義工,那功德不可思議,那很難有人跟你相比的,這個要知道。附帶要告訴諸位,如果你到道場來做義工,你做得不如法,自己的煩惱習氣很重,不能恆順眾生,要別人恆順你自己,你破壞這裡頭的規矩,那造的業比什麼都重,那他不是來修福,他是來造業的,這個都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決定不造業,決定要隨喜。請轉法輪。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請善知識長住世間



第七個「請佛住世」。請轉法輪不錯,很難得,但是有幾個人聽一、二次經就開悟了?不可能的事情。古時候有,現在沒有了。為什麼?古人的心清淨,社會安定,沒有動亂,所以他的智慧比我們就高。我們受外面環境的影響,煩惱習氣很重,這個一定要知道,這比不上古人。我們就是想辦法多聽經、多念佛,跟外面境界盡量少接觸。少接觸第一個,不要看電視,不要看網路,這些報紙雜誌都不要看,都絕緣。我離開五十年了,所以心很清淨,它不干擾我。重大的問題,有些同學很慈悲,這大的災難問題他節錄下來給我看看,我就看那一點點,其他的全都不知道。所以問我,每一天天下太平,天下都沒事,生活在清淨的環境當中。所以他們有權利去傳播,我有權利不聽,我有權利不接收,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這個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請佛住世是請善知識、老師長住這個世間。現在好,現在有網路、有衛星,無論住在哪個地方,我們統統天天都可以在一起。所以不一定要住在一個地方,我們的願都能夠滿、都能達到。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淨空法師開示:將所有功德迴向虛空法界


 


第八「常隨佛學」。後面這三條都屬於迴向,常隨佛學是迴向菩提。佛是我們的老師,佛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標準,我們一定以他為我們自己學習的最佳的典型,我們要向他學習,這就決定沒有錯誤。


 


底下第九「恆順眾生」。這條很難做到,但是一定要做到。現在眾生造的罪業很多,造得很嚴重,你決定不要去怪他。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經上說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先人是什麼?父母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未必知道,你說我們斷了好幾代,我們今天做錯事情沒有人教給我們,所以佛就不責怪我們,我們也不責怪別人。要幫助他什麼?要幫助他好好的來學習,學習之後他就明白了。所以今天社會問題很多,真的很不容易解決,可是有一個方法解決,那就是教育。所有的問題的根本都是教育出了問題,沒有教人去做人,沒有教人做個好人,沒有說明人性本善,沒有說明人人皆是佛菩薩,沒有把這個講清楚。所以中國這個國家、這個族群能夠綿延到今天,靠的是祖宗累積教學的大德。中國這個國家,我肯定至少有一萬多年,老祖宗就重視精神生活的文明,那個時候雖然文字沒有發明,不能說沒有文化。所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覺得都是一萬年以前老祖宗立下來的,世代相傳,因為它簡單,決定不會傳錯,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人人都能遵守、都能夠學習,那就是人人都是聖賢,人人都是諸佛菩薩,這個不能不知道,我們不能不感激老祖宗。


 


馬雅的預言,這災難的預言,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號,是不是世界末日?不一定。好像是去年八月,有一些科學家在悉尼開會,曾經有用一天的時間專門討論這個問題。美國的布萊登博士,他提出應對的方法,希望地球上的居民真正覺悟,大家都能夠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災難可以化解,還能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這個話說得有道理,跟佛法說的完全相同。他講的這十二個字,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我們這裡就一句話,阿彌陀佛,就解決了。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開口說話別說別的,都是阿彌陀佛。人家問我們,阿彌陀佛,跟我講一大堆話,阿彌陀佛。就這一句話,妙極了,能度自己,能度眾生,能幫助這個地區化解災難,真不可思議,你說阿彌陀佛多好,這部經上講得很透徹。我們第一遍講完了,光碟都做出來,這都流通,大家可以帶回去聽,這第一遍。這是第二遍,現在是第二遍。我活一年就講一遍,如果活十年的話,我就講十遍。這是恆順眾生。


 


最後一條「普皆回向」,把我們講經教學的功德迴向給整個地球,希望這個地球,我們人類的社會,能夠恢復安定和平,地球上所有災難都能夠化解。再迴向擴大到虛空法界,跟一切諸佛菩薩都能夠相應。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開示:我們有意無意起個念頭,會產生什麼後果?



 


業是造作。造作包括起心動念,非常微細,一般人疏忽了。我們自己以為起個念頭是善念,未必是善,我們起個念頭不善,未必不善,我們沒有能力,不知道這個念頭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為什麼?我們沒有學大乘,確實不知道,這是真的。學了《華嚴經》、學了《妄盡還源觀》,這才知道,無論是有意無意起個念頭,或者是心起個念頭,或者是我們身上這些皮膚,物質的,物質的東西它還是有念頭,為什麼?它是個波動現象,它這個波動現象也是立刻就傳遍虛空法界。


 


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講的。賢首國師是大徹大悟的人,那個境界跟世尊一樣,沒有兩樣,明心見性,至少法身菩薩,從實報土來的。他給我們講三種周遍,從一體起二用,講宇宙的起源。比哲學、科學講得好,從根講起,根是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清淨圓明體它沒有現象,剛才說了,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心理現象,它也不是自然現象。它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現象可以都不在,它在,它不生不滅。一切法從這個體裡頭出現的,佛法叫它做自性,叫它做法性,叫它做涅槃,叫它做常寂光,名詞至少有六、七十種名詞。佛為什麼一樁事情說這麼多的名詞?叫你不要著相,你只要曉得這回事情,怎麼說都行,別著相,不著名字相,這是教學的善巧方便。


 


《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從一體起二用,這個二用是什麼?第一個是宇宙發生,第二是我發生,我是正報,宇宙是依報,二用就是依正這兩種果報現前。而這兩種果報的性質,大師給我們講了三種周遍,這不得了。第一個是「周遍法界」,不管你是有意無意,動個念頭,這個念頭立刻周遍法界,比電磁波、比光快太多!太陽光到地球八分多鐘,這個立刻就周遍法界。


 


所以不要認為我們起個念頭好像無關作用,不是的,不能起惡念。這個念一周遍,它產生作用,什麼作用?出生無盡。說不定我這個念頭,我們這裡沒有看到有什麼變化,別的星球上起變化了,這非常可能。我們身體肩膀這個部位有了病,腳底下痛,這裡不痛腳底痛,它傳到那邊去了,應對到那邊去了,一個道理。


 


我們這邊一個惡念,別的星球上出毛病了,那叫對應。大宇宙,身是小宇宙,一個道理,我們能夠想像得到。所以不能有惡念。我有善念,善念無論應對到哪個地方都是好的,都是善的,為什麼不修善念要搞惡念?你懂得這個道理,你起惡念不值得,錯誤,決定錯了。起善念決定有好處,周遍法界,不要認為我起個善念沒用,你看因為他們都不善,我的善應對到那邊去了,那個世界的時候幫助他們。幫助他們還是幫助自己,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


 


像佛經裡面這樣細緻的,科學家沒發現,他才摸到一點點。你看宏觀宇宙,他們的報告,我們今天最先進的儀器觀察宇宙、觀察太空,科學家的報告說,只能看到全宇宙百分之十,我們能夠見到,還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他們沒有辦法,想不通,不見了。他說這個話我們一聽就明白,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裡去?回歸常寂光,回到常寂光你就沒法發現了。一定要把起心動念放下,你才能看得見,你有起心動念,還帶著起心動念習氣都不行,你都看不到。


 


你才曉得佛菩薩真了不起,他不迷信,他不落伍,你不要以為他趕不上科學,他比你進步太多。你今天遠距離要坐飛機,他不要,人家有神通,一念想到哪裡,身體已經在那個地方,不需要交通工具。人家有天眼,看得清楚,不需要用電視。再遠的地方跟他通話能聽到,不需要用手機,不需要用,比你進步多了,你這個還產生故障,人家那個沒有,一點故障都沒有。他還有他心知,你心裡想什麼他知道,他能夠知道過去未來。這都是科學夢寐以求到現在還求不到。


 


所以這是業力,業智力。我們對於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非常小心謹慎,為什麼?我們真正理解它出生無盡。我們不知道在哪一方起感應,決定起作用。我們的善念成就一個地方,我們的惡念讓那個地方眾生受罪、生煩惱,這個事情怎麼能做?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九集)  2011/9/5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開示: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我跟極樂世界是一體


 



阿彌陀佛對待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對待,沒有說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沒有。你天天念佛,佛歡喜你,天天造五逆十惡,現在回頭了,我不再造,阿彌陀佛還是喜歡你,一樣,決定沒有差別。現在繼續再造,那就沒法子了。


 


換句話說,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權,不在阿彌陀佛手上,在我們自己手上。我們自己真想去,真把煩惱習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誰叫他來接我們?我們自己要他來接引,他跟我們是一體,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我們不要把我跟阿彌陀佛當中畫個界線,這是我,那是阿彌陀佛,你的煩惱習氣還在。當中界線沒有了,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我跟極樂世界是一體。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我在這裡修行有困難,不能成就,我今天要把娑婆世界暫時放下,我一心要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到極樂世界是為了成就自己,怎麼成就法?要跟阿彌陀佛同樣的成就。成就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平等攝受一切眾生,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個力量讓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迎接,不是別的原因。


 


六道輪迴受果報,自作自受,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感得阿彌陀佛來接引,也是自己的一念心跟佛一體,跟佛相應。你把這個道理搞通了,事實真相搞明白了,你一點懷疑都沒有。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五三集)  2011/8/22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開示:阿彌陀佛身金色的表法



 


 


一色是金色,這個裡面我們要懂得它真正的意思。在相上說,不一定是金色,各種不同的色彩都有,各種不同的色彩統統稱為金色。

   
金是什麼意思?不變。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金銀銅鐵叫金屬,金屬都容易氧化,唯有黃金它不會氧化,所以人們把這個看得很重視、很珍貴,它不變。金代表永恆不變,永恆不變就叫­ 真金色,表法的意思你要懂。

  
我們世間人造像,造佛像、造菩薩像,都把它貼成金。如果一個人一身的顏色都像黃金一樣的,你說好不好看?全世界全部是這個黃金色就單調了。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面的蓮花,你看­ 經上講四色,實際上《觀經》裡面給我們講的無量的光色,各種不同顏色都有,那叫美不勝收。各種顏色都有,各種顏色都不變,這就叫金色。所以諸位一定要懂金色表的意思,永恆­ 不變稱之為金。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四六集)  2011/8/18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開示:在極樂世界如何放鬆一下?


 


菩提樹王是哪裡?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道場樹,是道場周邊種的這些菩提樹,高大,稱它為樹王。「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一切諸佛剎土都能聽到。


 


這是怎麼回事情?跟眾鳥說法一樣,是阿彌陀佛變化所造,它的根源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為佛的身分太尊貴,大家見佛都得規規矩矩,具足威儀。如果樹說法就可以隨便,就可以放逸。


 


所以佛很懂得人情,你要不習慣這些禮節的拘束,你可以隨便,鳥說法可以隨便,可以用不著那麼規矩,樹說法也可以那麼隨便,不用那些規矩。阿彌陀佛真懂得人情世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做到了,並不是很苛刻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嚴守規矩,不需要,不是的。


 


我們自然守規矩,那是對佛表示恭敬。如果時間太久,要想放鬆一下,你到講堂外面聽眾鳥說法,聽菩提樹說法,那就很隨便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五0集)  2011/8/20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開示:西方之樂與天道玩樂的不同


 


天上什麼?吃喝玩樂,西方世界天天上課,西方是做學生,阿彌陀佛天天講經,天天上課,好像沒有那個吃喝玩樂好,比不上。從這裡來觀察,真的。


 


我過去在台灣遇到一個年輕的教授,大學教授,也聞到佛法了,他求不求生淨土?不去。為什麼不去?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我不去。他不去,上天上他很願意去,肯定願意去。那個讀書之樂他沒有享受到,古人有所謂「讀書之樂,樂無窮」,他沒有體會到,他享受不到。


 


求學讀書的樂,那個樂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論語》頭一句話,孔子說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喜悅,是從內心裡頭往外流的喜悅,不是從外頭來的。


 


世間人講樂都是外面的刺激,唱歌、跳舞,以這個為很樂事。那種樂我有個形容,我常常說,像吸毒、打嗎啡那種樂,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於身心都不利,破壞你的健康。


 


讀書之樂是從內心裡頭發出來的,那是養分,對你身心有大利益。這個樂是有智慧的人享受的,沒有智慧的人享受不到這個樂。


 


所以這些人認為西方不如天道。「如是虛妄分別」,他就「不求生淨土」。他「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可是天壽命有限,雖然壽命長,他還是有限,時間到了他還是要死,死了以後還是要搞輪迴。你的福報在天上享盡,福沒有了,天上死了之後,你的惡業現前,惡報也現前,天上死了以後沒辦法再生天,往下墮落,這個苦。所以天上不是究竟樂。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五八集)  2011/8/25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開示:以誠敬心親近善知識



 


今天阿彌陀佛、釋迦世尊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這是無比的大善,我們要是認識這兩個人,這兩個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是我們真正的善友,我們要親近他。


 


他在哪裡?讀誦經典就是親近他,分享學習心得就是親近他。古人有所謂「祭神如神在」,這個心多善!我們展開經卷,面對經文,就像阿彌陀佛在我面前跟我說這些話,釋迦佛在面前為我介紹。要用這樣的心去讀誦、去受持,你才真正得到利益。


 


現代這一代的年輕人,比過去有很大的差距,這個過去要指一個世紀,我們都比不上。一個世紀之前的念書人,讀書人,真的有君子之風,風範還在,認真努力,有那分誠敬的意思。這一百年之內,這種心態逐漸就淡薄,愈來愈少了,在我這個年齡的就不多了。


 


我能遇到三位善知識,他們熱心來教我,我很感激,很多人為我慶幸,說我的運氣好。我也曾經冷靜思考,這什麼原因?還是印光大師講的誠敬,我還有那麼一點點誠敬。換句話說,別的同學連我這一點點誠敬都沒有。我這一點誠敬在一百年前,善知識是不會理我的。為什麼?不夠,只有一、二分誠敬,不夠。可是在現在已經沒有誠敬,那一分、二分也很可貴,也不容易,所以他就不捨棄我。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人應當要謙虛,不要跟現在人比。跟現在人比,好像我覺得很了不起,跟古人一比就比下來,差遠了,你的貢高我慢就消掉,你的謙誠恭敬心就生起來。我們現在這幾分恭敬心算什麼!所以展開經卷看不透。


 


古人說的,我們自己也知道,經典裡頭字字句句含無量義。無量義我們能看到多少?你要是瞧不起釋迦牟尼佛,瞧不起孔子,那是封建時代,落後時代,你要這樣說他們。他們對於這些經典字字句句真的是無量義,我們今天甚至於一個正確的意思都沒有看到,所看到的全是偏的,全是邪的。為什麼?我們的心邪,我們的心偏,偏心看偏的,邪心看邪的,沒有正念,所以正的東西你一點沒看到。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心要是正,你態度也正了,你的行為也正了。你有幾分正,都表現在外頭,瞞不住的。瞞那些無知的人,他不知道,真正有學問,有道行的人,你瞞不住,人一眼就看穿了,不說而已,人家有德行不說你。所以遇真知識要用真心,總得有幾分誠意,你才真正遇到,真正得利益,否則的話,遇到等於沒有遇到。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四集)  2011/9/3